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琴

作品数:2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磁共振
  • 5篇成像
  • 4篇头颅
  • 4篇64排螺旋
  • 4篇64排螺旋C...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CT
  • 2篇低场
  • 2篇低场强
  • 2篇低剂量扫描
  • 2篇低剂量扫描技...
  • 2篇电子计算机断...
  • 2篇电子计算机断...
  • 2篇断层扫描
  • 2篇信号
  • 2篇增生
  • 2篇体层摄影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支架
  • 2篇前列腺

机构

  • 24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4篇俞琴
  • 15篇冉隆富
  • 9篇韩林梅
  • 7篇袁蓉
  • 7篇周映华
  • 5篇卢意
  • 3篇丁洁
  • 2篇杜涛明
  • 2篇莫云海
  • 2篇陈维永
  • 1篇唐烨真
  • 1篇雍伟
  • 1篇秦菊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华西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成都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排CT在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总结64排CT在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MTE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例MTEF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重组原始数据后在CT工作站得到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镜(VE)图像。比较CT、口服碘水造影、纤支镜、胃镜显示瘘口的情况及CT测量临床所需相关数据。结果 6例患者共7个瘘口,CT发现6个,纤支镜发现7个,胃镜发现6个,2例行口服碘水造影发现1例,漏诊1例。6例瘘口在MPR、VR、VE上均能显示。运用MPR图像测量瘘口大小、气道最窄处宽径及病灶端正常气道管径,既快捷又精确;结合MPR对病灶端的定位可在VR上测量出需要定制气道支架的长度,既形象又准确。结论64排CT在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MTEF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设计出合适的支架,有效封堵瘘口并改善狭窄气道的通气状况。
俞琴陈维永冉隆富韩林梅
关键词:64排CT气道支架
并行采集技术在1.5T 8通道相控阵线圈头颅3D TOF MRA中的优化:体模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ASSET)在8通道相控阵线圈头颅水模3D TOF MRA中的应用及伪影消除方法,优化3D TOF MRA扫描方案。方法使用MRI专用标准头颅水模,通过对ASSET加速因子(R值)、相位FOV(FOVp)、扫描FOV(FOVs)以及校准FOV(FOVc,分别为30 cm×30 cm、35 cm×35 cm和40 cm×40 cm,对应A、B、C组)的调整与组合对水模进行3D TOF MRA扫描,测量两侧卷褶伪影间的最短距离(D)及图像SNR,记录各组图像的扫描时间和相位方向分辨率(Rp),寻找最优参数组合。结果随FOVc增大,ASSET伪影逐渐加重;随着FOVs和FOVp增大以及R值减小,卷褶伪影间距D值逐渐增大直至消失。R值及FOVp不变时,扫描时间不变;当R值固定时,SNR随FOVs及FOVp增大而增高;当FOVs及FOVp固定时,SNR随R值增大而降低;Rp随FOVs及FOVp增加而降低。结论使用ASSET技术需要选择适当的R值与相应的FOVc、FOVs及FOVp;上述条件下,FOVc为35 cm×35 cm,FOVs为28 cm×28 cm,FOVp为0.75,R为1.25时为水模3D TOF MRA扫描的最优参数配置。
韩林梅俞琴
关键词:并行采集技术
低场强MRI对膀胱癌诊断价值探讨
2003年
冉隆富俞琴
关键词:低场强MRI膀胱癌病理诊断
低场强MRI应用顺磁性造影剂的有效性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低场强 MRI应用顺磁性造影剂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安安科公司 ASM- O5 P永磁型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 ,SE序列 ,常规 T1 加权及 T2 加权像 ,横断位及矢状扫描或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后作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5 15例病灶强化的有 4 18例 ,占 81% ,平扫时发现 1~ 2个病灶 ,增强扫描后发现多个病灶强化的 2 1例。结论 低强场MEI使用顺磁性造影剂增强扫描 ,必须紧紧地把握实现 Gd- DTPA增强效应的三个病理基础 ,对可能出现的病变增强或阴性有一个正确认识 。
冉隆富俞琴周映华袁蓉
关键词:造影磁共振成像技术
卵巢巧克力囊肿的CT诊断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的CT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巧克力囊肿14例。全部患者均做了CT检查。结果14例中共18个病灶,其中囊性征象14个,囊实性征象4个。14个囊性影中,单房13个,多房1个;4个囊实性影中以囊性为主要表现。单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4例。病灶长径平均6cm。囊腔内CT值在14~45HU之间。所有病灶均与周边组织分界不清。结论CT能清晰显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组织情况,且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为盆腔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术前病变评估提供有力帮助。
俞琴冉隆富周映华袁蓉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影像特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深度学习在前列腺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直肠前方,具有泌尿功能的男性特有性腺器官^([1])。前列腺类疾病严重影响男性身体健康,主要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前病变和前列腺癌。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见恶性肿瘤^([2~4]),一直以来亚洲被认为是PCa低发地区,但随着近年人口老龄化加剧,在我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5])。
杜涛明唐烨真俞琴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BPH癌前病变泌尿功能
40例胆囊结石的MRI及MRCP诊断与手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MRI联合MRCP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本院情况抽取40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例的MRI及MRCP资料并收集病患术前的B超及术中记录、术后病检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见胆囊体积明显缩小17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MRCP几乎不显示胆囊,MRI也只显示胆囊1至2个层面,其内信号稍低且不均。手术见胆囊体积增大或正常23例,MRI及MRCP均可显示胆囊及结石,但MRCP对胆囊管及胆囊颈的显示优于MRI。结论: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MRCP,必须与MRI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率。在MRI及MRCP的各成像序列中,以T2WI、FIESTA冠位及MRCP原始图像结合观察为优。
俞琴冉隆富周映华韩林梅雍伟
关键词:胆囊结石MRIMRCP
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VR及MIP在胰腺分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胰腺分裂(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MRCP检查诊断PD的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8例PD的3D-MRCP薄层源数据进行VR及MIP重建,三维重建技术包括直接三维成像法(3D直)及组织结构选择加减法(3D加)。对2DMRCP、3D直-MIP、3D加-VR及3D加-MIP对胰管显示的数量及图像的清晰度、背景抑制及运动伪影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D加-VR诊断了8例PD,3D加-MIP诊断了7例,2D-MRCP与3D直-MIP均诊断了4例。3D加-VR显示了12处胰管,3D加-MIP显示了10处,2D-MRCP与3D直-MIP仅显示了5处。结论 3D加-VR显示胰管的形态及清晰度优于3D-MIP。3D加-VR不仅增加了PD的诊断率,还提高了显示率及图像质量。
俞琴冉隆富韩林梅丁洁袁蓉
关键词:容积重建胰腺分裂
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肾转移瘤的诊断
2016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肾转移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此种肿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观察证实的肾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肾转移病例,均伴发其它部位转移,单发6例,多发6例,共发现病灶26个,平扫均显示为稍低密度或等密度,无明显坏死,位于肾皮质8例,全部突出肾皮质引起肾脏外形改变;位于皮髓交界处病灶18个;注射造影剂后,病灶表现为相对低强化,皮质期显影明显病灶8个,髓质期显影明显病灶18个。结论:结合肾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及多期增强CT扫描,有助于该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卢意冉隆福俞琴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颈部富血供包块的CT,MRI诊断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颈部富血供包块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的31例颈部富血供包块患者(增强CT包块强化程度>50HU,增强MRI包块表现为明显强化)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包括包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MRI强化形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1例患者中,炎性包块4例,其中机化血凝块一例,血管性包块2例,一例为颈动脉体瘤;一例为曼状血管瘤;肿瘤包块19例,其中良性包块11例,平均强化值87.2HU;恶性包块8例,CT诊断7例,平均强化值81HU;另一例为MRI检查;转移淋巴结5例,其中4例做CT检查,平均强化值93.7HU,另一例为做MRI检查检出。结论:颈部富血供包块多为富血供腺体肿瘤及其转移淋巴结,其次为炎性病灶,血管源性病灶及其它。
卢意冉隆富俞琴莫云海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