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胆脂瘤
  • 3篇支气管
  • 3篇脂瘤
  • 3篇中耳
  • 3篇气管
  • 3篇鼻腔
  • 3篇鼻窦
  • 3篇病理
  • 2篇支气管异物
  • 2篇中耳胆脂瘤
  • 2篇手术
  • 2篇气管异物
  • 2篇气管支气管
  • 2篇气管支气管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耳
  • 2篇外耳道
  • 2篇微波

机构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10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乌海市乌达矿...
  • 1篇宁夏石嘴山矿...
  • 1篇石嘴山中心医...

作者

  • 21篇保国华
  • 7篇郭宏庆
  • 5篇马瑞霞
  • 3篇马瑞霞
  • 2篇王志恺
  • 2篇陈巧英
  • 2篇冯宁宇
  • 2篇董维刚
  • 2篇高建中
  • 1篇文武林
  • 1篇刘怀涛
  • 1篇曹克利
  • 1篇李国栋
  • 1篇康晶
  • 1篇邵辉
  • 1篇邵辉
  • 1篇杨培
  • 1篇高瑞芳
  • 1篇扬志超
  • 1篇周宇

传媒

  • 6篇宁夏医学院学...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局部包扎后行MRI检查成功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6岁。2岁时(2006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右侧电子耳蜗植入术,电子耳蜗为澳大利亚24M直电极。2010年8月16日因车祸外伤致颈椎损伤,需行颈椎MRI,但考虑电子耳蜗线圈可能干扰MRI检查,采用耳后包扎法隔离电子耳蜗线圈磁场.
保国华曹克利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磁共振成像
食管音气流注入位置筛选与新发声方式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后寻找最佳发声位置与可行的措施。方法:全喉切除安装发音管健在的33例患者,有12例不能发声,选择10例作为失声组;在发声病例中选择10例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手术方式较接近者为发声组。分别进行食管上端测压、充气发声试验、吞钡检查及纤维喉镜检查。结果:前鼻孔至食管入口、最佳发声位置、发音管水平距离两组均无差异。发声充气试验显示,发音管水平失声组无一例发声阳性;发声组7例阳性,3例阴性。最佳发声位置,失声组在发音管水平上方3.6cm,发声组在2.0cm处。食管上端测压显示,食管入口下1.0cm与发音管水平下2.0cm压力较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管水平压力较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声组4例简易型食管音发声器试用均可发声,发声组中1例应用亦能发声。结论:发音管平面、失声组压力明显高于发声组,是不能发声的主要因素。2组在食管入口下方可找到最佳发声位置,该位置下方是压力最高的发音管平面,可有效阻止气流向下进入胃内,从而解决了失声组不能发声的问题,提高了发声成功率。若使发声气流到达该处,可通过手术;发音管改革;食管音发声器均可将气流引入该处。
高建中马瑞霞刘怀涛杨培郭宏庆高小平邵辉保国华
关键词:喉切除术发声重建
经口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讨经口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的临床效果,对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行全麻经口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可在直视下有效充分切除肥大腺样体,并避免咽鼓管周围损伤,术后3-5d出院前打鼾消失或明显减轻率100%。说明经口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可以做到有效、适宜切除腺样体,效果满意且可避免出血过多及不必要的过度损伤。
保国华扬培刘静张治军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鼻内窥镜儿童
各类皮瓣在外耳道成型术中的应用(附9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讨外耳道成形术中各类皮瓣的应用及效果,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4-2008年收治的9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疾病的外耳道成形术情况,总结各类皮瓣转移或移植的适应证及优缺点。9例患者,1例外伤性耳道狭窄者和1例先天性耳道狭窄者部分皮瓣坏死,经过抗感染及换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处逐步上皮化而痊愈,其余顺利痊愈。随访半年以上,外耳道直径达0.5~1.0cm。在外耳道成形术中可以根据皮肤缺损情况选择耳前转移皮瓣、耳后岛状转移皮瓣、游离皮瓣或几种混合皮瓣共同修复皮肤缺损,效果令人满意。
保国华陈景云
关键词:皮瓣外耳道成形术
多排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价值探讨
2005年
为探讨多排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价值,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中41例行多排CT检查及气管重建,另30例行X线胸片检查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多排CT在确诊、除外气管支气管异物、指导手术方面较之传统方法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并可避免不必要的诊断性镜检创伤。表明多排CT技术应用于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后,使过去的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模糊诊断变为清晰诊断,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国华温海燕高建中
关键词:多排CT气管支气管异物
鼻腔鼻窦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选择(附32例报告)
2004年
为了对不同部位、种类及大小的鼻腔鼻窦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筛选择优 ,分析了 32例鼻腔鼻窦血管瘤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比较了术前放疗与否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并参考有关文献。提出 :1)对鼻腔前部较小且出血少的血管瘤 ,行单纯摘除或加基底电灼 ,不必放疗 ;2 )而对鼻腔内较大且出血剧烈或其他部位如鼻咽部、鼻后孔及筛窦等处的毛细血管瘤 ,术前予 12~ 30Gy剂量放疗 ;3)对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或多部位累及的血管瘤 ,术前予 2 0~ 4 0Gy剂量放疗 ,待瘤体变硬、缩小、纤维化或息肉样变 ,而后再采用不同术式切除 ,既可减少出血 ,又易彻底切除 ;4 )对不能手术者 (除年幼儿外 )可采用单纯放疗。认为鼻腔血管瘤 ,应视其部位。
保国华杨冬梅
关键词:鼻腔鼻窦血管瘤
复杂中耳胆脂瘤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复杂中耳胆脂瘤的诊疗体会,探索针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复杂中耳胆脂瘤患者6例的资料,接受手术患者5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5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干耳,其中1例通过Ⅱ期手术植入钛合金人工听骨(TORP),术后获得稳定听力(ABG<25 dBHL)。1年后随访均为发现胆脂瘤复发。结论复杂中耳胆脂瘤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手术在保护重要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变,不推荐Ⅰ期重建患者听力。
冯宁宇王志恺郭宏庆保国华马瑞霞
鼻腔扩容技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鼻腔扩容技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0例进行认知功能诊断量表(MMSE)的检查,同时对实验组30例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分别于手术治疗前、后进行MMSE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与术前比较,在MMSE总分、注意力及计算力和定向力几个方面无区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记忆力和回忆力两个方面有区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腔扩容技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有助于中、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董维刚郭宏庆保国华马瑞霞崔红燕于洋李国栋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窦内镜手术
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治疗疗效的关系探讨
目的 研究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疗效的关系,探讨是否能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突发性聋的预后指标.方法 对63例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
保国华
复杂中耳胆脂瘤治疗体会
冯宁宇王志凯郭宏庆保国华马瑞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