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萍 作品数:33 被引量:8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CIA大鼠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B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接受相应治疗。结果:BS对脾脏、外周血淋巴细胞有调控作用,对血清IL6和Ⅱ型胶原蛋白抗体的水平有抑制作用。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调控作用效果显著。 林琳 王英旭 朱阳春 周晓莉 侯丽萍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 CD4 IL-6 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KK1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抑癌蛋白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清DKK1、血清钙(Ca)、血清磷(P)、尿Ca及尿P的变化。结果补肾通督胶囊可以使肾虚寒凝型RA患者血清DKK1、尿Ca、尿P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Ca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在调节血清DKK1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DKK1及钙磷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赵慧 吴建红 侯丽萍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钙磷代谢 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骨和软骨破坏平衡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骨平衡和软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6组。实验第1天,除正常组以外,对其它各组大鼠进行造模,从第13天开始连续灌胃18d,在第31天心脏取血,分离血清,供ELISA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血清Cath-K、MMP-3、PINP、COMP、OC和ICTP的水平皆有提升;Cath-K、MMP3、PINP、COMP、OC、ICTP的水平和ICTP/OC的比例随着补肾通督剂量的提高倾向趋向正常。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骨破坏、骨产生和软骨破坏的指标、骨的动态平衡皆有改善的作用,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很有可能是由于其对骨代谢平衡和软骨破坏的调控作用。 朱阳春 刘丹冰 林琳 王英旭 侯丽萍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 骨破坏 软骨破坏 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和通络止痛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简称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A法测定AA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IL-4和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显著升高(P<0.01),IL-4显著降低(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空白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空白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降低促炎性的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上调抗炎性的细胞因子IL-4水平,抑制细胞因子的促炎效应,增加抗炎效应,从而减轻滑膜炎症。 周晓莉 侯丽萍 魏玮 田永峰 田俊 郝建军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 IL-1Β IL-4 通络止痛胶囊 补肾通督胶囊对RA患者Th17/Treg平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10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L-17A、TGF-β1、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Th17及Th17/Treg显著降低(P<0.01),Treg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IL-17A显著降低(P<0.01),TGF-β1、IL-10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GF-β1与IL-10升高更加明显(P<0.01),IL-17A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降低血清IL-17A含量,而使血清TGF-β1、IL-10含量升高。 朱阳春 王英旭 林琳 侯丽萍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TGF-Β1 IL-10 TGF-Β1 IL-10 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实验室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2%(2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休息痛、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 m步行时间、健康状况问卷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朱阳春 林琳 魏玮 周晓莉 侯丽萍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类风湿关节炎 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第1天造模,造模成功后,从13 d开始连续灌胃18 d,第30天拍摄X光片,第31天取踝组织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然后进行HE染色。结果补肾通督可缓解关节炎对大鼠体重的影响,而随剂量的提高关节的厚度、X光片的软组织肿胀、骨破坏和踝关节H&E切片的细胞浸润、滑膜增生和骨破坏程度皆随之减轻。雷公藤组和补肾通督胶囊高剂量组的X光片评分比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而且补肾通督胶囊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的HE切片细胞浸润与骨破坏评分皆比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不过雷公藤对体重的影响并没有补肾通督胶囊高剂量明显。结论补肾通督对于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有缓解作用,可以降低关节炎对大鼠体重的影响,故在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独特优势。 朱阳春 李蓉芳 林琳 侯丽萍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入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肾通督胶囊及姜附通痹合剂,对照组服用补肾通督胶囊及双... 康俊萍 刘金福 高雪灵 李婧霞 雷娜 侯丽萍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文献传递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92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目前,对该病尚无满意疗法。中医的肾痹虽与之类同,但对其治疗也无详细记载。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药理论对肾痹的病机进行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其病变过程大致可分为肾经湿热,下焦瘀阻和肝肾两虚,下焦瘀滞两个阶段,运用健脾补肾,利湿清热和补益肝肾法进行治疗,通过412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5%,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1.本组412例患者中,男性383例,女性29例;年龄在17~30岁299例,占总数的72.6%。 2.诊断标准:根据Engleman氏标准,即X线示有双侧骶髂关节炎或单侧骶髂关节炎。分别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或2项:(1) 腰椎前屈、侧屈、后伸运动受限。(2) 腰背疼痛或有疼痛史。(3) 相当第四肋间水平胸廓活动受限(扩展少于2.5cm)。 侯丽萍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药疗法 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RANK/RANKL/OPG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RANK/RANKL/OPG系统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RA动物模型选用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低剂量组(BSL)、中剂量组(BSM)、高剂量组(BSH)和雷公藤组6组,每组7只大鼠。造模后13天开始给药,BSL、BSM及BSH组分别给予120、240及480 mg/(kg·d)的补肾通督胶囊灌胃,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24 mg/(kg·d)灌胃。各组每天灌胃1次,每次2 m 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2 m L的生理盐水灌胃。共灌胃18天。于31天取材,制作踝关节TRAP切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的阳性反应、炎症和骨破坏程度显著提高(P<0.01),血清RANKL和M-CSF水平皆有显著上升(P<0.01),而OPG和OPG/RANKL水平皆有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SH组和雷公藤组阳性反应、炎症和骨破坏评分也显著下降(P<0.01);而BS各组和雷公藤组RANKL和M-CSF均显著下调,而OPG和OPG/RANKL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雷公藤组比较,正常组M-CSF较低,而OPG和OPG/RANKL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模型组和BS各组RANKL和M-CSF均显著上调,而OPG和OPG/RANKL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于关节炎大鼠缓解骨破坏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破骨细胞的调控起作用。 朱阳春 林琳 周晓莉 李蓉芳 侯丽萍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