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晨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油类
  • 2篇石油类
  • 2篇红外
  • 2篇红外法
  • 2篇非分散红外法
  • 2篇测定废水
  • 1篇氧化硫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类物质
  • 1篇油田
  • 1篇原油
  • 1篇石油类含量
  • 1篇石油类物质
  • 1篇天然气
  • 1篇脱硫
  • 1篇脱硫溶液
  • 1篇硫排放
  • 1篇计算方法
  • 1篇降凝
  • 1篇降凝剂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国防工业...
  • 1篇西安瑞杰油田...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5篇何晨
  • 3篇刘学蕊
  • 2篇万征平
  • 1篇刘昌林
  • 1篇陈亚凌
  • 1篇任骏
  • 1篇赵妮
  • 1篇王晓华
  • 1篇马少华
  • 1篇胡科先
  • 1篇袁晓华
  • 1篇孙维虎
  • 1篇赵霞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油气田环境保...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英旺油田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筛选及现场应用
2012年
英旺油田长8油层高131原油具有凝固点较高(17℃),高含蜡量13.58%特点,运用单一药剂对其降凝效果不明显,分散剂和添加剂复配可有效降低该储层原油凝固点。在添加剂最佳浓度为0.5%,分散剂最佳浓度为5%时,可使长8储层原油凝固点从27℃降低到4.5℃。现场试验表明,采出液凝点均已降低到5℃以下,原油流动性也很好,产量有所增加且稳定。
王贺谊白建林江绍静王前荣仝敏波何晨贺新宏
关键词:含蜡降凝剂复配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废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阐述了工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测定方法——非分散红外法的原理,具体分析了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在实际使用中的化学药品、萃取过滤、仪器使用等干扰因素及消除办法,为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提供依据。
胡科先何晨王晓华
关键词:非分散红外法废水
二氧化硫排放测算方法与控制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二氧化硫作为衡量企业减排成绩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的选取尤为重要。通过对几种常用二氧化硫排放测算方法的研究及比较,选取了物料衡算法作为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天然气净化厂环境统计分析的基本计算依据,确定了二氧化硫排放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从环境统计学角度给出了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控制指标及建议,为有效开展二氧化硫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问题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及方法依据。
何晨刘学蕊万征平赵霞赵妮
关键词:二氧化硫排放计算方法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阐述了工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测定方法——非分散红外法,就目前使用的非分散红外测油仪的操作要点及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具体分析了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在实际使用中的化学药品、萃取过滤、仪器使用等干扰因素及消除办法,为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提供依据,提高了分析测定石油类物质含量的准确性。
何晨刘学蕊马少华习丽
关键词:非分散红外法石油类影响因素
天然气脱硫溶液混合胺失效原因及脱硫质量评价研究
混合胺是天然气加工中重要的脱硫脱碳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使用,会出现污染变质现象,影响净化效果和装置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对混合胺溶液中各种杂质的分析,研究混合胺溶液的失效原因、混合胺失效溶液中的杂质对脱硫脱碳效果的影响等,...
孙维虎万征平任骏陈亚凌刘学蕊刘昌林袁晓华何晨
关键词:发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