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源
-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好氧活性污泥颗粒化装置及方法
- 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好氧活性污泥颗粒化装置及方法,装置设有上下两个反应区,两个反应区均设有导流装置,曝气装置设在下反应区内提供溶解氧和起到搅拌混匀的作用,通过调整进水氮磷比例及逐渐缩短沉降时间的方法实现絮体污泥快速颗粒...
- 闫立龙张小雷于良斌鲍雪飞刘爽任源张英民
- 胞外聚合物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3年
- 结合国内外对胞外聚合物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EPS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沉降时间、废水水质等;详细论述了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和多糖以及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结构稳定性作用机理,探讨了EPS对颗粒污泥传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EPS标准提取方法、EPS组分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机制以及EPS中其它组分如腐殖质和通过共价、絮凝作用等结合的无机物对好氧颗粒化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揭示EPS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影响的作用机制。
- 闫立龙刘玉任源
-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好氧颗粒污泥影响因素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将絮体污泥分别设置在预处理区和主反应区内,预处理区和主反应区间设有导流区,预处理区出水口通过穿孔管自流入导流区及主反应区;预处理区和主反应区均设有气体扩散器、搅拌装置和出水管,预...
- 闫立龙张颖张少良任源郝国馨文艳张英民
- 文献传递
- SBR工艺处理高浓度尿素废水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SBR工艺处理高浓度尿素废水,考察了pH、曝气时间及尿素容积负荷等因素对SBR去除尿素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出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SBR工艺处理高浓度尿素废水是可行的;在pH为7-8、尿素容积负荷低于2.33kg/(m^3·d)、曝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尿素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BR出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按浓度顺次为:亚硝酸氮〉尿素〉氨氮〉硝酸氮,发生了短程硝化现象。
- 闫立龙张颖任源
- 关键词:尿素SBR化工污水
- 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效能与机制
-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和国家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常规生物脱氮技术对于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但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反硝化碳源不足等问题。短程硝化过程是解...
- 任源
-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短程硝化颗粒化胞外聚合物氨氮
- 文献传递
- BAF反冲洗过程的优化控制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优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反冲洗参数,从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了BAF最佳反冲洗周期公式,确定了最佳反冲洗参数,同时考察了反冲洗参数对BAF内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瞬时产水率和周期平均产水率相等时所对应的滤池运行时间是滤池的最佳反冲洗周期,此时BAF的产水率达到最大;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反冲洗参数:先气冲洗3 min,再气水联合反冲洗5 min,最后水漂洗10 min,其中水冲洗和气冲洗强度分别为9和18 L/(m2.s);反冲洗参数对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较大,反冲洗后BAF进水端处的生物量损失率最大。最佳反冲洗周期公式的建立不仅可提高滤池效率、节省能耗,更重要的是可为实现反冲洗过程的自动控制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闫立龙王兴戬李伟光任源张颖
- 关键词:反冲洗
- 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及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 一种废水处理尤其是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它涉及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高高氨氮废水时存在去除效果不佳、反应时间长、污泥产量大、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增加污泥浓度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问...
- 闫立龙任源刘玉文艳郝国馨张小雷张英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
- 一种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畜禽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存在进水分布不均匀、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将筒体内腔分为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第一导流区与...
- 闫立龙张颖代英杰任源王晓辉
- 文献传递
- UBAF对二级生活污水中COD和NH4^+-N的去除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以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p-flow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UBAF)模拟处理二级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UBAF对COD和NH4+-N的去除规律,考察了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和载体高度对两者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BAF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对COD、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88%和75.28%;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对反应器污染物处理效果影响很大,试验得到的最佳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分别为4.67kg·m-·3d-1和7m·h-1;UBAF内存在不同菌群沿层变化的特点,在进水端80cm段以异养菌为主,而在出水端以硝化菌为主,随着有机负荷增加,菌群分层现象减弱。
- 闫立龙张颖任源都昌杰
-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水力负荷
- 曝气策略对硝化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考察曝气策略对硝化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采用三个柱状SBR反应器考察了大曝气量、小曝气量及往复调换曝气策略对硝化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污泥特性及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曝气策略影响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短程硝化特性的产生,但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运行至90 d时,R1、R2及R3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及粒径分别为4.86、3.49和4.03 g獉L-1及660.87、694.89和489.91μm。三个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均在80%~85%,但氨氮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氨氮浓度有关。采用间歇式往复曝气方式(R2)及较小的曝气方式(R3)有利于短程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而采用长期较大曝气运行方式(R1)则不利于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形成。
- 任源陈忠林闫立龙
- 关键词:颗粒污泥曝气量曝气方式短程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