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输电
  • 8篇输电线
  • 8篇输电线路
  • 8篇电线路
  • 4篇直流
  • 4篇耐张塔
  • 4篇绝缘
  • 3篇悬垂线夹
  • 3篇直流输电
  • 3篇直流输电线路
  • 3篇土石
  • 3篇线夹
  • 3篇绝缘子
  • 2篇电磁
  • 2篇电磁环境
  • 2篇电气
  • 2篇电气距离
  • 2篇塔头
  • 2篇特高压
  • 2篇特高压直流

机构

  • 9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9篇于跃
  • 7篇赵全江
  • 6篇刘文勋
  • 5篇马凌
  • 5篇黄欲成
  • 5篇李健
  • 5篇江卫华
  • 4篇李翔
  • 4篇向寒冰
  • 4篇康励
  • 4篇鲁景星
  • 3篇陈媛
  • 2篇万志方
  • 2篇徐维毅
  • 2篇曾连生
  • 1篇郭先弼
  • 1篇赵远涛
  • 1篇熊万洲
  • 1篇夏志宏
  • 1篇谢星

传媒

  • 2篇电力建设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800kV特高压直流耐张塔跳线的优化方案被引量:6
2012年
现有±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采用双"V"型"笼式"或"管式"硬跳线,具有限制串偏、减少跳线摆动的优点,然而其结构复杂,运输、安装不便,并且价格昂贵。对特高压直流耐张塔跳线采用单/双串、I/V串、软/硬跳线等多种方案进行了风偏计算、塔头设计与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耐张塔多种跳线方案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为后续±800kV直流耐张塔设计提供了参考。
赵远涛李京凯刘文勋徐维毅李健朱焰于跃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导线极性排列结构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导线极性排列结构,它包括在同一个输电线塔上的上层和下层二个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输电导线采用左导线极性为正极,右导线极性为负极的布置结构;所述的下层输电导线采用左导线极性为负极,右导线极性为正...
于跃李林宁万志方曾连生江卫华赵全江向寒冰
文献传递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结构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结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的地线宽度为17.32-24.6m,上导线水平距离为12.66-19.93m,下导线水平距离为16.26-23.53m,地线支架高4.5m,层高13.2-13.5m...
于跃李林宁万志方曾连生江卫华赵全江向寒冰
文献传递
输电线路对三峡船舶监管系统影响与协调
随着船舶监管系统在长江等重要航道的普及,输电线路对船舶监管系统的电磁影响问题将来还可能出现。本文就三荆500kV输电线路对长江三峡船舶监管系统影响的分析、处理和解决方案进行阐述,为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借鉴。
夏志宏熊万洲于跃郭先弼谢星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雷达站信号干扰
紧凑型输电线路干字型耐张塔
紧凑型输电线路干字型耐张塔,它包括塔腿(8)、塔身(7)、塔头(13)、导线耐张串(11)、普通跳线悬垂串(9)及联合跳线悬垂串(10),第二导线耐张串(11-2)和相间联合跳线串(10)上的上相跳线悬垂线夹(10-3)...
鲁景星刘文勋江卫华李翔赵全江黄欲成李健马凌康励于跃陈媛
文献传递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直线小转角塔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直线小转角塔,塔头(9)顶部设置有二个地线支架(1),塔头(9)上设置有中横梁(2),中横梁(2)的两端设置有内侧上曲臂(3)和外侧上曲臂(4),外侧中曲臂(6)的上端与外侧上曲臂(4)连接,外侧...
李翔赵全江黄欲成鲁景星马凌徐维毅于跃康励王昕刘文勋
文献传递
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联合跳线串
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联合跳线串,它包括连接金具和跳线合成绝缘子,上相跳线悬垂线夹(3)和下相跳线悬垂线夹(7),所述的跳线合成绝缘子包括上相跳线合成绝缘子(2)和下相跳线合成绝缘子(5),下端的挂点与下相跳线合成绝缘子(5...
鲁景星刘文勋李翔江卫华赵全江黄欲成李健陈媛康励马凌向寒冰于跃
文献传递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极间距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我国已(在)建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极间距离均按不小于22m设计。综合考虑电磁环境、合成绝缘子串长、空气间隙、V型绝缘子串夹角等因素,探讨极间距进一步缩小的可能性,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后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刘文勋赵全江李健马凌黄欲成于跃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极间距电磁环境外绝缘
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联合Y型跳线串
输电线路耐张塔相间联合Y型跳线串,它包括连接金具和跳线合成绝缘子,上相跳线悬垂线夹(8)和下相跳线悬垂线夹(7),所述的跳线合成绝缘子包括上相跳线合成绝缘子(2)和下相跳线合成绝缘子(5),上相跳线悬垂线夹(8)上有三个...
鲁景星刘文勋李翔江卫华赵全江李三黄欲成李健陈媛康励马凌向寒冰于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