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习少颖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媒介
  • 4篇新闻
  • 4篇传媒
  • 3篇文化
  • 3篇礼堂
  • 2篇电视
  • 2篇电影
  • 2篇中国传媒
  • 2篇中国传媒经济
  • 2篇社会
  • 2篇媒体
  • 2篇高成长性
  • 2篇案例分析
  • 2篇传媒经济
  • 2篇成长性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邓小平
  • 1篇电影产业
  • 1篇电影院

机构

  • 7篇浙江传媒学院
  • 6篇湖北日报传媒...
  • 5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日报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

  • 19篇习少颖
  • 2篇曾遗荣
  • 1篇涂亚卓

传媒

  • 7篇新闻前哨
  • 2篇中国出版
  • 1篇新闻知识
  • 1篇新闻界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报业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未来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刷媒介对人的影响——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笔记
2006年
一、大媒介观 《理解媒介》是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代表作。麦氏认为,媒介不是专指狭义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机构,而是在更广意义上实现人的延伸的各种技术与中介。这些媒介有很多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根本未被人意识到,如道路,服装,住宅,时钟,轮子,飞机,打字机,游戏,乃至武器。
习少颖曾遗荣
关键词:印刷媒介麦克卢汉笔记传播学者媒介观
新闻:作为一种类型的分析
2009年
“类型”概念起源于文学和电影,后期被西方学者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在话语分析和结构主义的框架下,“新闻”作为一种类型,呈现出新的结构与含义。
习少颖
关键词:新闻
大众媒介乡土文化传播的现状及未来取向——基于浙江文化礼堂仪式报道的样本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近三十年来,中国乡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明显冲击,作为乡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浙江省同样面临这一困境。文章以浙江媒体在报道文化礼堂中的礼仪活动新闻为分析样本,提出大众媒介对乡土文化的传播面临外力与内生、统一与个性、现代与传统的三对现实关系,建议在未来的传播取向上突出乡土文化生产的内生力量,鼓励本土的原生仪式传播,并强化培育现代国家及公民意识的现代礼仪传播。
习少颖
关键词:乡土文化仪式
201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贴身互搏被引量:1
2012年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向何处去?第四届中国传媒趋势论坛专家们认为,中国传媒产业正进入大传媒时代,同时传统媒体面临集体转型的苦难历程,这其中包括传统广播电视业。与此同时,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继续篷勃发展,在视频、电子商务等领域占尽风头。专家们还对广告新政提出自己的看法。
习少颖
关键词:大媒体电视寡头广告
传媒经济:高成长性板块与未来发展格局——“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第一届年会综述被引量:2
2011年
1月9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第一届年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中国传媒经济:快速成长与未来格局”的主题展开研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传媒研究所所长江作苏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意在通过该领域的学界带头人和业界领军人物的研讨,提供一个把握传媒市场规律、解析传媒产业结构、探索传媒科学管理、预测传媒未来走势等传媒经济发展问题的平台,推动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更有机结合和创新。
习少颖
关键词:传媒经济中国传媒高成长性
从公共食堂到文化礼堂:杭州乡村公共空间变迁与现代化进程被引量:7
2022年
作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其前身在最近70年间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的演变:20世纪50—7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公共食堂代表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置换,其空间含义多在政治层面;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基层治理权放置乡村,新的经济形态更叠,曾经的公共食堂被用于厂房和电影院,空间含义偏重于经济层面;进入21世纪,完成资本积累的浙江乡村开始探求精神归属,文化礼堂在杭州首创,最后成为遍及全国的乡村公共空间样板。杭州农村文化礼堂的演变简史,为我们展现了空间作为一种媒介与人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形塑,以及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外部力量与村民自主力量在空间媒介作用下的协同。这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乡村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
习少颖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食堂电影院
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
习少颖
新媒介应用:让用户愉悦地搜索信息
2012年
以新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发展,正呈现出多种形态的新应用。这些媒介形态的新应用,具有使用户愉悦搜索、整理互联网信息,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操作终端,建立于社交关系,使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共同特点。它们的发展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习少颖
关键词:社交媒体搜索大数据
无线电报:中共早期对外传播的电子媒介实践
2024年
在百年中共对外传播媒介史中,20世纪30—40年代的无线电报传播是一个短暂而有影响力的阶段。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中共对无线电报从军事到新闻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从而帮助其在对外传播上实现了社会场景的转移和融合,推进了国内外公众和国际社会对其政治理念的了解和认同。
习少颖高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无线电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从报纸新闻看女性的现实处境
2005年
女性形象的简单回顾 女性的地位,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除去母系社会的短暂的理想状态,女性似乎未能摆脱弱者的形象。今天中国的女性,已经远比前人,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平等地位。女性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自身的处境和社会环境。
习少颖
关键词:女性形象报纸新闻处境母系社会社会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