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军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通过对现有八角 (Illiciumverum)林分普遍低产的原因调查分析 ,采取以营养诊断配方施肥为主的综合实用技术进行低产改造 ,实现大面积大幅度增产 ,并进行技术培训与推广 ,取得显著的效益 ;总结出一套技术推广模式。同时在推广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 ,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 马锦林丘小军李开祥李炳寿邱文华
- 关键词:低产林配方施肥
- 广西红锥地理种源试验初报被引量:60
- 1997年
- 对红锥 3个试验点 5个种源 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3年生红锥幼林各试点间和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 ;经比较各试点的苗期生长 ,苗平均高都以红锥 1号 (广西浦北 )和红锥 2号种 (广西博白 )为最好 ;3年生红锥幼林树高 ,地径生长以红锥 1号和红锥 2号种源为最好 ,红锥 3号 (广西容县 )种源最差 ;其中最好的 1号、 2号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分别为最差的 3号种源的 130 %、 12 2 %和 12 8%、 119%。建议生产以采用红锥 1号种源和
- 朱积余蒋燚丘小军
- 关键词:红锥种源试验幼林
- 优质红锥种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30个有效引物,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的10个不同生态型优质红锥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3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90条清晰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67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54条,比率为87.59%;(2)10个不同生态型红锥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46~0.7148之间,但不同地区红锥也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遗传差异在0.2852~0.4054);(3)用引物S3扩增出的带谱可在一次实验中区别10种不同生态地区的优质红锥,同时S3也可作为10种优质红锥材料的指纹图谱,鉴定优质红锥的种源;(4)聚类分析表明,10种优质红锥种源可聚成3个独立的类群.本文作者对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推测.
- 王鸣刚涂智杰丘小军朱积余蒋燚叶志云
- 关键词:RAPD技术红锥
- 南亚热带珍稀花卉培育技术研究
- 朱积余莫钊志奚福生韦增健丘小军蒋炎炎梁伟克廖美兰林榕庚李文付等30多人
- 在国内首次对南亚热带珍稀花卉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处有457个花卉品种的资源收集圃兼种苗繁育基地;对主要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习性、适应性、观赏价值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南亚热带花卉品种资源收集圃信息管理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花卉热带花卉珍稀花卉
- 蓖麻良种筛选研究初报被引量:10
- 2006年
- 根据产量、出籽率、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等指标,对参试的37个蓖麻(Riciuns communis)优良单株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22#株形高大、主穗位适中、果穗长,第二年平均产量达4 282.5 kg/hm2,其出籽率、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等综合经济指标分别为68.4%、38.5g、76.9%、51.0%,分别是对照119.5%、131.8%、104.8%、106.5%。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 覃玉荣丘小军张泽尧
- 关键词:蓖麻
- 广西地带的划分与气候资源利用被引量:3
- 2006年
- 广西地跨三个地带,不宜笼统称为亚热或南亚热带。应根据桂北、桂中和桂南的不同地域,分别称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正确理解地带的划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既有利于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又有利于服务广西农业产业规划、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
- 丘小军王宏志
- 关键词:气候资源
- 油杉采种育苗试验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通过对油杉进行物候观察、种子品质测试及采用催芽切根横摆播种接种菌根、施足基肥、适当遮荫等措施,秧木根系发达,生长迅速,一年生苗高达30—40cm,地径0.4—05cm,解决了油杉幼龄期“单根性强蹲苗期长”的问题,为发展油杉生产总结出一套可行的采种育苗技术。
- 韦增健丘小军
- 关键词:油杉育苗
- 沼气工程发电的可行分析
- 2010年
- 介绍沼气工程的工艺和发电系统的组成,并对发电效益进行分析。
- 李金怀丘小军
- 关键词:沼气工程沼气发电
- 红锥的天然分布与适生条件研究被引量:32
- 2006年
- 红锥是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珍贵乡土阔叶造林树种。在充分论述红锥天然林的分布区域、植被、土壤、生态习性和生长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红锥的适生生态条件与发展前景,为科学地发展红锥人工造林提供依据。
- 丘小军朱积余蒋燚黄良美
- 关键词:红锥适生条件造林树种
-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柑桔基因转化因素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以柑桔( Citrus) 中的枳壳、甜橙、柠檬、四季桔上胚轴为对象, 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柑桔衰退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 最终将衰退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入枳壳。研究结果表明: 以卡那霉素为选择试剂, 且外植体水平放置时, 枳壳的选择浓度为50μg/mL, 其它品种为20 ~30μg/mL。外植体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3 d 最好, 70 ~100μmol/L的酚类化合物(As) 的添加对外植体Gus 瞬时表达阳性率有明显促进作用。转化所用外植体年龄以20 d 最好, 品种之间抗性芽产生率与Gus 阳性芽产生率明显不同。以质粒DNANcoⅠ酶切产物为探针, 进行了Southern blot 分析, 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了枳壳植株的核基因组中。
- 韩美丽陆荣生朱积余丘小军黄华艳
- 关键词:农杆菌柑桔基因转化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