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航天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折
  • 8篇股骨
  • 7篇动力髋
  • 7篇动力髋螺钉
  • 7篇髋螺钉
  • 7篇螺钉
  • 6篇股骨粗隆
  • 6篇股骨粗隆间
  • 6篇股骨粗隆间骨...
  • 6篇粗隆
  • 6篇粗隆间
  • 6篇粗隆间骨折
  • 5篇远端
  • 5篇远端骨折
  • 5篇内固定
  • 4篇手术
  • 4篇桡骨远端
  • 4篇桡骨远端骨
  • 4篇桡骨远端骨折
  • 4篇疗效

机构

  • 21篇贵州航天医院

作者

  • 21篇龚平
  • 13篇陈明勇
  • 9篇刘平静
  • 6篇赵学平
  • 5篇张俊凯
  • 2篇杨辉
  • 2篇瞿晖
  • 2篇周毅
  • 1篇胡柏

传媒

  • 4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医疗装备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实施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创伤应激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质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减小切口、创伤应激,提高手术疗效.
龚平刘平静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老年
骨科手术中如何预防和减少感染被引量:8
2009年
在骨科手术中,骨科组织感染和关节感染将会造成恶劣后果,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对易致感染的因素提出了几项预防及护理管理措施:手术前病人的准备;空气的消毒;手术间人员流动的控制;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手术切口的保护;缩短手术时间的重要性;手术前和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
龚平
关键词:护理管理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的74例成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接受经肘关节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乙组接受经肘关节后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治疗后,优20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94.59%;乙组优17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1.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2.13±8.54)d,乙组为(93.46±9.68)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1%,甲组为16.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经肘关节后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预后效果佳,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龚平刘平静
关键词:成人肱骨远端骨折
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将11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各55例。确定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受伤原因、是否为粉碎性骨折、是否术后合并感染、功能锻炼依从性、外固定情况等为可能影响四肢骨折术后愈合的潜在因素。对上述所有因素采用单因素比较,总结影响四肢骨折术后愈合的因素。结果年龄、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术后功能锻炼情况和外固定情况是导致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原因(P<0.05)。其中:年龄≥55岁、粉碎性骨折、有术后感染、术后功能锻炼差和术后外固定不良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更高。结论对高龄患者、粉碎性骨折患者要强化围术期护理,并制定个体化的锻炼方案,以降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
陈明勇龚平张俊凯赵学平
关键词:四肢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PFNA治疗成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成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中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与观察组(PFNA治疗)各49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结论 PFBA治疗成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龚平刘平静
关键词:股骨转子周围骨折PFNA动力髋螺钉
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单一小切口对16例16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采用23例23髋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2个月。微创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黏附率及股骨-假体三点固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关节位置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后外侧人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应由拥有丰富经验的医院及医生开展。由于本组观察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赵学平龚平杨辉张俊凯陈明勇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随防12~24个月,患肢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能达到良好骨折复位,坚强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瞿晖龚平陈明勇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随防12~24个月,患肢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能达到良好骨折复位,坚强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
翟晖龚平陈明勇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导致跟骨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防止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3月间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32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的切口愈合状况;同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 AO-FAS)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6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发病率为18.75%。其中,皮缘坏死2例,切口感染2例,1例患者形成切口窦道,均经清创并采用药物治疗后,切口瘢痕愈合,1例患者发生钢板外露,后行足背皮瓣修复术治疗,闭合创面;所有患者经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系统评分,患者的评分为54~96分,平均得分为(86.26±17.40)分,其中优12例,良15例,一般7例。结论:由于跟骨部位的缺少血管分布,同时切口皮肤张力较大,不可避免的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因此,在对于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要做好术前准备、保持术中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加强术后处理,以利于切口愈合。
陈明勇龚平张俊凯赵学平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口愈合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2009年
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因此探讨DVT的形成和护理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探讨了骨科大手术后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
龚平刘平静陈明勇
关键词:骨科手术血栓性静脉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