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韵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糖尿病
  • 10篇糖尿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1型糖尿病
  • 4篇1型糖尿病患...
  • 3篇血糖
  • 3篇妊娠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妊娠期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突变
  • 2篇细胞
  • 2篇内分泌
  • 2篇空腹
  • 2篇空腹血
  • 2篇空腹血糖
  • 2篇教学

机构

  • 17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黄韵
  • 15篇胡吉
  • 2篇张霞
  • 2篇刘春风
  • 2篇张笑燕
  • 2篇陈小红
  • 2篇张琪林
  • 2篇曹勇军
  • 2篇李向
  • 2篇肖文金
  • 1篇谢莹
  • 1篇董吉祥
  • 1篇刘翠平
  • 1篇田凤美
  • 1篇马志敏
  • 1篇张弘弘
  • 1篇杜幸
  • 1篇郁秋荣
  • 1篇蒋晓红
  • 1篇宗海军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严重威胁围生期母婴安全,并会对GDM母亲及其子代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GDM的早期预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期为GDM高危妇女的早期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从而降低GDM的发病率,减轻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双方的不良影响。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GDM的遗传易感基因、炎性因子、血脂和孕早期空腹血糖等方面。GDM的遗传易患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肯定,众多临床研究显示GDM的发病风险与多种炎性因子密切相关,而孕早期空腹血糖、血脂等也被发现是GDM的重要预测因素。
刘亚黄韵胡吉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患性炎性因子空腹血糖血脂
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孕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围生期门诊定期产检的孕妇共290例,孕10~14周测空腹血糖(FPG),孕24~28周行GDM筛查,根据是否患有GDM分为GDM组和正常糖耐量(NGT)组,计算GDM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年龄、孕早期体质指数、孕早期FPG、生育史、家族史等,探讨GDM孕早期的预测因素。结果 GDM发生率为16.90%(49/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FPG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95%CI 5.242~40.88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FPG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为0.775,灵敏度为0.694,特异度为0.772。结论孕早期FPG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早期FPG≥5.115 mmol/L的孕妇GDM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刘亚黄韵胡吉许国华郁秋荣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空腹血糖
全基因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可早期预测1型糖尿病的基因
方晨黄韵郭鹤鸣胡吉
CDKAL1蛋白对小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
方晨黄韵胡吉
1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张霞方晨李向曹勇军张琪林黄韵胡吉刘春风
关于内分泌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7
2015年
临床教学工作是将课本和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熟练地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循证医学及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双向互动的氛围,不单可以达到优化已学知识的目的,更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可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医生的角色。
马志敏黄韵胡吉
关键词:临床教学循证医学
一个新的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导致的中国人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2型家系
方晨黄韵郭鹤鸣胡吉
多团队合作联合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张笑燕黄韵田凤美赵斯迪胡吉
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6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生化资料、尿微量白蛋白(MAU)以及踝肱比值(ABI)等指标。按MAU值分为MAU组和正常组,按ABI值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AD组)和非PAD组,分别进行两组间血小板参数和临床资料的比较,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MAU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MPV和PDW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AD组腰臀比(WHR)、SBP和TC较正常组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小板相关参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TC、TG和PDW为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0,P<0.05)。SBP、WHR及HDL-C为影响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尤其是MPV和PDW,有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杨俊肖文金胡吉董吉祥黄韵张笑燕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小板参数微量白蛋白尿外周血管病变
1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及B细胞亚群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表达
2023年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循环B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健康对照者(n=25)和T1DM患者(n=25)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及其表面PD-L1的表达。结果T1DM患者B细胞亚群频率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者相比,T1DM患者CD19^(+)细胞、CD19^(+)CD27^(+)细胞和CD19^(+)CD27^(+)细胞上PD-L1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者与T1DM患者的PD-L1在B10细胞、边缘区B细胞(MZB)和滤泡B细胞(FoB)上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患者的PD-L1在过渡性T2-边缘区前体B细胞(T2-MZP)上的表达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在T1DM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PD-L1高表达的B细胞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李思诚郭鹤鸣黄韵刘翠平方晨胡吉
关键词:1型糖尿病B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