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泳璋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灌流
  • 2篇灌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出血
  • 1篇导管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毒素
  • 1篇毒素清除
  • 1篇血清
  • 1篇血液灌流联合
  • 1篇血液灌流联合...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液透析联合...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黄泳璋
  • 2篇肖洁
  • 2篇肖洁
  • 1篇徐米清
  • 1篇俞小敏
  • 1篇谢辉
  • 1篇张文浩
  • 1篇彭用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肾衰竭合并胆道出血一例
2024年
患者,女,56岁,因“发现胆管结石10日、腹痛2日”于2022年7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10日前因胸闷、浮肿于当地医院就诊,腹部CT示胆管结石,当时无腹痛、发热等症状,予对症治疗后稍好转出院。2日前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发热、呕吐、腹泻,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肝胆外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胃纳欠佳,无排白陶土样便,小便较前减少,体重增加约5 kg。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半年余,未规律监测血糖、血压。
黄宗顺张文浩董旻昱黄泳璋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胆道出血胃镜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变化,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将69例CKD 1~5期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的临床相关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FGF23、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白蛋白(Alb)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脂、尿酸。免疫放射法测定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入选患者进行颈动脉、椎动脉、心脏、冠状动脉、腹部侧位。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EKG)、心血管事件。结果血清FGF23、iPTH、P水平的变化随着患者GFR的下降而升高,特别是在CKD 4、5期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25(OH)D3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但随肾功能状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a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直至CKD 5期(2.03±0.21)mmol/L与对照组(2.15±0.11)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GF23、iPTH水平的相关因素在CKD 1~5期呈正态分布,此时FGF23为自变量,CKD 1~5期FGF23的水平与iPTH、P、SCr呈正比例关系(P<0.05),与GFR、25(OH)D3呈反比例关系(P<0.05),与Ca无相关关系。结论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FGF23、P、iPTH水平会逐渐升高,25(OH)D3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但随肾功能状态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KD患者FGF23的水平与iPTH、P、SCr呈正比例关系,与GFR、25(OH)D3呈反比例关系。
黄泳璋肖洁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与瘙痒症状疗效的观察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20例,分别对2组患者观察期治疗前后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测定,临床观察2组治疗对尿毒症合并顽固性瘙痒的疗效并分析测定指标的变化与合并症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HD+HP组治疗12周后血AGEs、Hcy、PTH、β2-MG指标较HD组治疗12周后低,P〈0.05(依次为0.024,0.002,0.042,0.001),HD+HP组血AGEs、Hcy、PTH、β2-MG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AGEs由759.22±227.80AU×10-3/mg降至351.17±266.58AU×10-3/mg,Hcy由26.17±7.15umol/L降至14.03±4.67umol/L,PTH由304.03±284.28pg/ml降至134.23±105.30pg/ml,β2-MG由19.51±5.70mg/L降至15.22±4.29mg/L,P〈0.05(依次为0.001,0.000,0.005,0.023),HD组除血Hcy降低[由26.17±7.15 umol/L降至14.03±4.67umol/L(P=0.081)]外其余3项指标(血AGEs、PTH、β2-MG)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AGEs由615.56±369.06AU×10-3/mg升高至704.62±551.97AU×10-3/mg,PTH由285.30±248.94pg/ml升高至345.73±397.45pg/ml,β2-MG由19.07±4.25mg/L升高至19.45±4.68mg/L,但P〉0.05(依次为0.867,0.054,0.727)。血PTH、β2-MG降低与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情况之间的r=0~1,P〈0.05(依次为0.045,0.037)。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AGEs、Hcy、PTH、β2-MG等中大分子物质;并能有效缓解MHD患者顽固性瘙痒合并症,这与其对PTH和β2-MG的有效清除有关。
黄泳璋肖洁徐米清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毒素清除作用和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大分子(PTH、β2-MG、CRP、AGEs、RA)及蛋白结合类毒素(Hcy)的清除作用、对MHD患者合...
黄泳璋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临床疗效营养状态
文献传递
新入透析的梗阻性肾病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在新入透析的梗阻性肾病患者中与短期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504例新入透析的梗阻性肾病患者,以术后3个月为观察期限,以摆脱透析为主要终点事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504例患者中369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摆脱了肾脏替代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未手术治疗、入院前血肌酐异常>6个月、术后15 d不能脱离透析是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新入透析的梗阻性肾病患者中,未手术治疗、入院前血肌酐异常>6个月、术后15 d不能脱离透析是患者短期内难以摆脱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
彭用华肖洁俞小敏谢辉黄泳璋
关键词:血液透析梗阻性肾病预后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尿路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门、急诊和住院部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并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小儿组(6个月~13岁),成人组(14岁~64岁)和老年组(65岁以上)。结果: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570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11%(468/570),革兰阳性球菌占17.89%(102/570)。成人组和老年组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比例与小儿组相似(P>0.05);而小儿组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和老年组(P<0.05)。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为亚胺培南,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不同年龄的尿路感染患者,其细菌病原学构成显示不同的特点,而且总体耐药现象严重,应该严格执行用药前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尿路感染的合理用药。
肖洁黄泳璋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学细菌药物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