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云
-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的理论思考
- 2005年
- 黄晓云
- 关键词:历史性跨越胡锦涛总书记经济社会发展春节期间
-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型产业一直都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要想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矛盾,资源型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 闫鸿鹂黄晓云
-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制度创新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 2004年
- 美国西部的成功开发,给我国西部开发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启示一:西部开发要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的引导调控作用相结合,在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启示二:要把改善硬环境与改善软环境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在改善软环境上下硬工夫,人才的培养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启示三:要创新开发模式,注重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 黄晓云
- 西南地区吸引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使中国西南地区国内边陲的"劣势"变为国际通道的"优势",东盟各国纷纷到中国西南地区投资,为西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吸引更多的东盟直接投资,加快西南地区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根据西南地区吸引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西南地区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围绕"广西、云南是吸引东盟投资的增长极,南贵昆经济区是核心区"的思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找到更符合西南地区发展的最有效的引资途径。
- 黄晓云
-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直接投资
- 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观
- 2005年
- 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观,要树立以国家战略利益为主导的发展观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全局观念、开拓国际市场与启动国内需求的统筹观念,推动由追求总量增长向促进结构优化的转变、由采取以质取胜战略向实行竞争致胜战略的转变、由换取外汇资源向换取战略资源的转变。
- 黄晓云
-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家战略利益以质取胜战略战略资源外汇
- 广东省台风灾害风险及适应对策研究
- 广东是中国人口、经济第一大省,同时又是台风灾害最频发的省区之一,研究其台风灾害的时空规律和风险格局是采取有效适应对策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广东省近60多年的台风过程数据,结合GIS空间统计和线密度分析,揭示了广东省台风的...
- 雷永登王静爱黄晓云
- 关键词:台风灾害
- 文献传递
- 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 2005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成“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平台和市场平台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意在探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 黄晓云
- 关键词:技术创新
- 全球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与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旱灾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潜在风险增大。旱灾风险评价作为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和基础,备受国内外风险科学工作者广泛重视。相比起步较早、较成熟的国家和区域尺度旱灾风险研究,全球尺度的旱灾风险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从全球旱灾研究的数据源和基本单元、评价指标、评估模型和相关案例等方面展开文献调研和综述。结果表明:旱灾风险评价指标研究呈现出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因素综合的趋势;综合"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要素的定量化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是未来全球尺度旱灾风险研究的重要趋向;大小相对均一的政区矢量评价单元的编制,对正确认识我国旱灾风险在世界旱灾风险格局中的位置有重要意义。
- 尹圆圆王静爱黄晓云雷永登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隐性知识与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 2013年
- 隐性知识的多寡是高校图书馆员进行高质量有效服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基础。所以图书馆各级部门的负责人应该采取四种措施提高馆员的隐性知识。
- 陈磊黄晓云
-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思维
- 走适合贵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被引量:3
- 2006年
- 贵州要立足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生态立省,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 黄晓云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