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勇
-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3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激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脂、尿红细胞及尿蛋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可明显提高紫癜性肾炎疗效。
- 孟小芹曹绍岐黄志勇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激素紫癜性肾炎
- CRRT治疗对颅脑创伤及脑出血继发严重高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差异性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CRRT治疗对颅脑创伤及脑出血继发严重高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差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8月因颅脑创伤(n=36)以及脑出血(n=17)继发严重高钠血症而行CRR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GOS作为预后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病程中继发严重高钠血症的颅脑创伤以及脑出血患者,CRRT的治疗效果以脑出血患者为优,提示CRRT在脑出血继发严重高钠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卓建钦黄志勇
-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出血CRRT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的水平以及半年内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半年存活率为80.O%显著高于对照组52.5%,P〈0.05。且观察组的Scr、BUN、Ccr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较好。
- 黄志勇钟家浩卓建钦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间歇性血液透析
- 两种不同透析模式对改善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应用对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50例,按住院ID号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HDF+HD组)及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HD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用可视模拟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中Scr、BUN、β2-MG、PT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更为明显。结论 HDF+HD治疗模式通过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优势互补,能够更有效地清除患者的代谢产物、致病因子等物质,可以明显减轻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症状。
- 郑娟莲梁艳萍朱锦慧石咏军黄志勇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皮肤瘙痒
-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心理干预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末期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降压、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应用90项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心理测评,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及血液化验指标。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疾病的稳定及恢复。
- 孟小芹黄志勇曹绍岐
-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心理治疗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的1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的1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一体化模式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茹林玉兰张丽华黄志勇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组(33例)为血液透析,2组(33例)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3组(33例)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观察期为6个月,分别在研究开始时和6个月后测定FGF-23、iPTH、Ca、P、β-CTX、PINP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1)治疗6个月后,与1组比较,2组、3组的FGF-23、iPTH、P、β-CTX和PINP变化较大,且3组P和β-CTX变化大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组、2组、3组组内、组间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有影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较其他方式影响更大。
- 刘琴黄志勇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矿物质骨代谢
-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与透析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90项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6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简称"悲观绝望期")与透析后(简称"蜜月期")进行各独立测试、分析。结果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悲观绝望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等因子分值均高于"蜜月期"。结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且于透析前心理问题较严重,更需心理关注。
- 孟小芹曹绍岐黄志勇卓建钦
-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心理状况
-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比较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3个月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与否、尿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等情况。结果 3个月死亡43例,死亡率为35.83%,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有慢性肾病史、多器官衰竭比例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需要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是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RRT治疗是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案,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与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的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 刘琴黄志勇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预后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病人疗效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HD)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病人疗效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肾病风湿科收治的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病人120例,按照透析方法不同分为HD组(58例)和HP+HD组(62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的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出院后1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HP+HD组的CK、LDH、HBDH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t=2.67~7.18,P<0.05);HP+HD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YHA分级、超滤量、低血压发生率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6~149.61,χ~2=7.39,P<0.01)。两组病人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较单纯的HD能更有效地降低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肌酶学指标,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钟家浩黄志勇黎凤美
- 关键词:尿毒症心力衰竭L-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