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 作品数:23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应用 MED(Micro Endoscopic Disectomy)摘除突出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探讨此技术的基本概念、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及使用价值。方法 对 6 2例单节段平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后路内窥镜下间盘摘除术。在准确定位后逐级扩张切口 ,放置工作管道及显微内窥镜 ,在电视监视下 ,确认病变椎间隙 ,切除上位椎板下缘及其黄韧带 ,牵开神经根和硬膜囊 ,显露突出的髓核组织并将其摘除。根据神经根受压状况 ,作神经根管扩大。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并发症 ,所有病人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临床效果 优 5 6例 ,良 4例 ,优良率为 96 .7%。有 2例改为传统开放手术。结论 MED创伤小 ,能直接解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 ,保持了脊柱结构的稳定性 ,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心理负担 。
- 杨安礼黄强涂意辉樊天佑蔡珉巍林兆华
- 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分析
- 2002年
-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的手术失败原因。 方法 1995年 8月~ 1999年 3月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其中 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椎间盘钙化等 ,16例再手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优良率达 87 6 %。 结论只有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 ,才能减少和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 黄强杨安礼林兆华张玉信蔡珉巍彭健
- 关键词: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手术失败再手术
- 显微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显微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脊柱后路行显微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和侧隐窝扩大手术 2 82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45分钟 ,平均术后住院时间 8天 ,疗效优良率达 97.8%。结论 经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常规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的完整性 ,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手术野清晰 ,手术安全 ,疗效确切。
- 杨安礼黄强涂意辉樊天佑姚勐炜蔡岷巍蔡丰黄河清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手术入路
- 双Endobutton钢板技术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 肩锁关节外伤性脱位非常常见,约占全部肩部损伤的12%。尤其是Ⅲ型以上脱位常见喙锁韧带的完全撕裂。目前大多数技术不但不能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而且在愈合过程中也没有足够坚固的材料来维持复位。双Endobutton钢板技术是重...
- 黄强
- 关键词:ENDOBUTTON肩锁关节脱位
- 文献传递
- 显微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微创手术是脊柱外科发展的一个方向。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传统腰椎间盘手术的微创化,它是外科微小创伤手术技术中革命性的进步,是21世纪的前沿课题。显微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
- 杨安礼蔡珉巍姚勐炜樊天佑黄强涂意辉蔡丰黄河清
- 关键词:神经根管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
- 文献传递
-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 1999年
- 作者采用经皮穿刺行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目的是用介入的技术探索其穿刺的途径和操作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以便临床推广应用。结果:采用的穿刺通道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穿刺的成功率100%,优良率为75%。结论:介入技术具有局麻、安全、创伤小,不破坏颈椎后部结构,对椎管内组织无直接干扰,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因此,对适应证选择合宜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杨安礼张玉信林兆华黄强樊天佑
- 关键词:经皮穿刺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
- 脊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失败原因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统计265例采用脊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和术后失败的病例,分析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265例患者中,术中失败9例,占3.4%,其中椎弓根爆裂3例,硬脊膜撕裂6例;术后失败28例,占10.6%,其中脑脊液漏5例,切口血肿2例,深部感染2例,椎间隙感染1例,神经根刺激症6例,内固定失败5例,植骨不融合4例,术前诊断失误4例。结论脊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 黄强杨安礼
- 关键词:脊柱融合内固定并发症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PLD治疗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经 3~ 42个月随访 ,优良率达 87 67% ,无严重并发症。病程在 2年以内者疗效优于 2年以上者 (P <0 0 1)。结论 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而年龄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 黄强杨安礼林兆华张玉信姚勐炜蔡岷巍樊天佑金兆麒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
- 经皮穿刺双间隙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以一个经皮穿刺点行双间隙髓核摘除 ,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在应用经皮穿刺法为 40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 L4,5 、L5 S1 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 35例 (8.7% ) ,采用同一穿刺点对同侧或不同侧椎间盘髓核突出的相邻的双间隙作髓核摘除术。结果 接受本术式治疗的 35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 ,其穿刺的成功率为 10 0 % ,穿刺的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以一个穿刺点作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 。
- 杨安礼林兆华张玉信黄强樊天佑蔡珉巍姚勐炜
- 关键词:PLD
- 长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并肱骨干骨折被引量:7
- 2013年
-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吴旭黄强蔡丰郭震姚勐炜杨安礼刘亮
- 关键词:锁定钢板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