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成章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田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模型
  • 2篇狮子沟油田
  • 2篇石油
  • 2篇石油技术
  • 2篇注水
  • 2篇夹层
  • 2篇隔层
  • 2篇构型
  • 2篇储层
  • 1篇单井
  • 1篇单井产能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层
  • 1篇油层注水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层
  • 1篇油水层识别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青海油田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公司

作者

  • 7篇魏成章
  • 3篇苏秋
  • 3篇牟中海
  • 2篇屈信忠
  • 2篇赵存桂
  • 2篇毛风华
  • 2篇常琳
  • 2篇李忠春
  • 1篇夏宏泉
  • 1篇黄磊
  • 1篇赵小花
  • 1篇房国庆
  • 1篇李忠百
  • 1篇高瑞阳
  • 1篇赵小花
  • 1篇周燕
  • 1篇赵文凯
  • 1篇刘佳文
  • 1篇操红梅
  • 1篇吴昌吉

传媒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青海石油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第一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狮子沟油田N1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2004年
狮子沟油田N1油藏是1954年发现的构造,经过一系列的勘探工作以后,1971年证实为油田。经过勘探阶段的试油、试采分析,该油藏具有单井产能低、压力下降快、开发井网部署难度大的特点,加之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致使该油藏未能及时投入正规开发。随着九十年代开发技术的成熟,新工艺技术的进步发展,才使该油田投入了正式开发。通过近几年的试采开发,开发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2000年3月深10斜2井投入试注水以后,油田面貌一新,生产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该油田近几年所取得的开发动态资料,对目前的开发生产情况、注水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该油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对该油藏下一步合理高效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存桂李忠春魏成章毛风华赵小花
关键词:狮子沟油田勘探工作勘探阶段单井产能井网部署注水效果
辫状河三角洲相三维空间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构型三维空间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辫状河三角洲相所有井的特征曲线;对所有井的特征曲线采用半幅点分层原则,得到所有井的储层、隔层和夹层的位置数据;根据所有井...
屈信忠牟中海常琳魏成章苏秋李晓茹贾风娟
文献传递
南翼山Ⅴ油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南翼山V油组储层四性关系复杂,且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建立高精度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较难。本文在综合研究南翼山V油组现有的地质、岩心实验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储层参数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由此较准确地计算了V油组储层参数,为储层合流体性质识别与地质储量估算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李忠百夏宏泉房国庆黄磊魏成章
关键词:物性特征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油水层识别
辫状河三角洲相三维空间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构型三维空间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辫状河三角洲相所有井的特征曲线;对所有井的特征曲线采用半幅点分层原则,得到所有井的储层、隔层和夹层的位置数据;根据所有井...
屈信忠牟中海常琳魏成章苏秋李晓茹贾风娟
文献传递
狮子沟油田N<,1>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狮子沟油田N1油藏是1954年发现的构造,经过一系列的勘探工作以后,1971年证实为油田.经过勘探阶段的试油、试采分析,该油藏具有单井产能低、压力下降快、开发井网部署难度大的特点,加之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致使该油藏未能及时...
赵存桂李忠春魏成章毛风华赵小花
关键词:狮子沟油田油层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文献传递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开发方案研究
魏成章吴昌吉唐士跃赵生秀操红梅周燕刘佳文
项目通过开发方案的研究,深入认识油藏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储层物性、储层非均质性,搞清了油田开发中的矛盾,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集输工程、经济评价研究,最终编制完成了油田正规的开发方案,用以指导油田今后的开发研究,实...
关键词:
关键词:油田柴达木盆地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2014年
从区域沉积背景出发,以岩心、测井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标志等方面的分析认为,目的层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等亚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10个微相。通过单井相展布研究,明确了纵向上的退积式正旋回相序特征。在平面上,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并以此为依据撞寺了研穿双晶渭和相模式。
贾风娟牟中海魏成章赵文凯高瑞阳苏秋
关键词:沉积相相模式下干柴沟组跃进二号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