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典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骨肿瘤
  • 4篇穿刺
  • 3篇活检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病理
  • 3篇穿刺活检
  • 2篇蛋白
  • 2篇肉瘤
  • 2篇神经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周围神经
  • 2篇细胞
  • 2篇滑膜
  • 2篇骨肉瘤
  • 2篇骨折
  • 2篇骨折风险
  • 2篇骨质疏松症
  • 2篇病变

机构

  • 16篇天津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骨科医院

作者

  • 17篇魏典
  • 10篇徐瑾
  • 8篇于顺禄
  • 6篇李兰萍
  • 4篇王瑞琳
  • 4篇王瑞琳
  • 3篇赵卫生
  • 3篇杨明富
  • 3篇赵凤仪
  • 3篇熊光宜
  • 3篇周佩兰
  • 2篇邢国胜
  • 2篇孔令震
  • 1篇王艳霞
  • 1篇张文治
  • 1篇许文兰
  • 1篇谈志龙
  • 1篇易锋
  • 1篇王林森
  • 1篇卢勇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在骨及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人类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发生率较低,研究相对较为困难。在美国,每年新增骨肉瘤患者约750例,软组织肉瘤约6000例,对人类的危害非常严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由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转向微创治疗。而在诊断...
徐瑾魏典熊光宜李兰萍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骨骼肿瘤影像学穿刺活检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PTTG1和MMP-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及MMP-2的表达及分布状况,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RA患者,14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PTTG1及MMP-2的表达状况。结果 PTTG1在RA组、OA组阳性率分别为64.7%和21.4%;MMP-2在RA组、OA组阳性率分别为73.5%和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TG1和MMP-2之间表达具有相关性(rs=0.776,P<0.05)。结论 PTTG1和MMP-2在RA组滑膜组织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且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从而证实其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王艳霞王瑞琳赵莉莉熊光宜徐瑾魏典李兰萍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PTTG1MMP-2
骨伤科研究中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新方法——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随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计量学)在骨科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更进一步认为,骨组织的显微结构的计量学改变在骨的力学强度上与在骨折愈合、骨与软骨的修复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种骨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使人们对组织结构的认识由...
于顺禄徐瑾魏典
文献传递
P-糖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在骨肉瘤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P-gp和DNA TopoⅡα在OS中的阳性表达,探讨P-gp和DNA TopoⅡα与 OS多药耐药的关系;评价OS中P-gp和DNA TopoⅡα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和有效性;探讨通过检测P-gp和DNA T...
王瑞琳王清徐瑾魏典李兰萍赵莉莉
文献传递
骨肿瘤穿刺针吸活检针具与技术的改进被引量:2
1999年
王瑞琳徐瑾翟智玉魏典于顺禄
关键词:骨肿瘤
人工神经制备修复兔长段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静脉 (V)、基底膜 (BM)、雪旺细胞 (SC)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制备人工神经桥接 15mm兔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 方法 用日本大耳白兔 70只 ,分为 7组 (A、B、C、D、E、F、H) ,每组 10条坐骨神经。各组均修复坐骨神经 15mm缺损 ,以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组 (A)。术后观察 3d、2 ,4,8和 12周肢体运动 ,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 ,记录电生理结果。术后 12周取材 ,肉眼观察标本。比较近侧吻合口段 (a)、移植体中段 (b)、远侧吻合口段 (c)神经再生情况。随机半数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染色。另半数组织做Cajar吡啶神经银染色。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断端连接情况 ,并对各组再生神经束面积、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轴突直径进行测量分析。 结果 在实验组中以H组 (V +BM +NGF +SC组 )修复情况最佳 ,上述各指标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V +BM +NGF +SC组修复神经缺损 ,效果最好 ,符合神经组织学结构 ,能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 ,很有可能成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一种新的方法。
赵凤仪周佩兰王瑞琳杨明富赵卫生魏典邢国胜孔令震张铁良
关键词:人工神经神经缺损神经再生周围神经缺损神经移植
大鼠移植性骨肉瘤模型的建立
胡永成谈志龙王林森王瑞琳于顺禄李兰萍魏典
该研究首先建立骨肉瘤动物模型,再取动物模型的瘤组织,从瘤组织中提取HSP70钛复合物免疫动物,观察其疗效,为今后临床骨肿瘤患者手术后,提取HSP70钛复合物,建立个体化肿瘤疫苗治疗中心为骨肉瘤治疗提供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骨肉瘤
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NGF复合移植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观察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桥接神经缺损的作用。 方法 采用健康白兔 40只 ,分为 4组 ,每组 10条坐骨神经。 A组为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组 ,B组为自体静脉组 ,C组为人羊膜基底膜组 ,D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均修复坐骨神经 1.5 cm缺损 ,术后 3个月观察肢体运动 ,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和传导速度 ,并常规 HE染色、免疫组化 SP法染色显示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及 Cajal吡啶银染色 ,镜下观察移植体段神经束面积、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直径、轴突直径等 ,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组的上述指标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与静脉和人羊膜基底膜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1)静脉体、基底膜、许旺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移植起到了自体神经移植桥接神经缺损的作用 ;(2 )移植体内有较粗大成熟的有髓神经纤维轴突再生为有效神经再生 ,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轴突直径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周佩兰杨明富赵凤仪王瑞琳赵卫生魏典邢国胜孔令震
关键词: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缺损
骨质疏松症与并发骨折风险研究进展
研究骨质疏松时骨折发生的病理机理,从而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才是老年人骨折研究的重点.在近年,来自美国波士顿Thomas博士提出的“骨质量”概念与骨折危险性的相关性,详细讲述了骨生物力学原理与验证“骨质量”的方法,证明骨...
于顺禄徐瑾魏典
文献传递
人胎儿雪旺氏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学研究
1998年
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一直是临床重视的课题。近年研究表明,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C)是维持神经再生微环境最基本的因素,SC能分泌、表达2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对神经细胞胞体的营养、轴突的再生、髓鞘的形成起着促进、诱导、调控作用,并产生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粘附分子等。因此,SC培养、SC分泌神经营养蛋白的纯化、实验的种植及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完成自体静脉、人羊膜基底膜、SC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复合体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资料待发表),
赵凤仪周佩兰杨明富王瑞林易锋赵卫生魏典董亚利张文治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雪旺氏细胞体外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