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部分肝切除大鼠肠腔细菌数量的变化及其对肠道5-HT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检测大鼠肠道细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法检测大鼠血中5-HT含量,研究了部分肝切除大鼠肠腔细菌数量的变化及其对肠道5-HT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肝切除后0h、2h、6h、12h、24h、48h及72h各时间点肠道细菌数和血中5-HT含量显著增多(P<0.05或0.01);部分肝切除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的大鼠与部分肝切除的大鼠相比,肠道细菌数和血中5-HT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或0.01).部分肝切除后肠道细菌的增多可能是5-HT分泌量增加的机制之一.
- 杨钧棠唐超智张新胜高道文张文学
- 关键词:部分肝切除5-HT
- 5-羟色胺4受体调节剂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胃肠5-羟色胺分泌和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4(5-HT4)受体调节剂(激动剂和抑制剂)对肝部分切除(PH)后大鼠胃肠道5-羟色胺(5-HT)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PH后分为对照组、西沙必利(激动剂)组和GR113808(抑制剂)组3组;西沙必利组PH后每12h按10mg/kg体重的西沙必利灌胃,GR113808组PH后每12h按3mg/kg体重的GR113808腹腔注射;分别于PH后0h、24h、48h、72h计算肝/体重比,并取血液、胃、小肠和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胃肠中5-HT免疫阳性(5-HTIR)细胞,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平均灰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ESA)检测血液中的5-HT,用银染技术显示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结果与对照组比,1.西沙必利组胃肠中5-HTIR细胞数于PH后48~72h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灰度于PH后24~72h显著上升(P<0.05),血中5-HT的含量于PH后24~72h显著上升(P<0.05),肝/体重比和肝组织AgNORs颗粒数在PH后48~72h显著增加(P<0.05);2.GR113808组在PH后24~72h期间,5-HTIR细胞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细胞的灰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中5-H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体重比于48~72h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中AgNORs颗粒数于24~72h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用5-HT4受体调节剂改变胃肠道5-HT的分泌量,可导致肝/体重比和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发生相应的改变;胃肠道分泌的5-HT具有促进肝细胞增殖的作用。
- 张文学卢正王峥高道文徐存拴
- 关键词:5-羟色胺4受体西沙必利肝再生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
- 部分肝切除后大鼠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部分肝切除(PH)对大鼠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5只,分为1个正常对照组、3个假手术(SO)对照组和3个2/3 PH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SO组和PH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处死,均取结肠固定后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O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H 6和12 h组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发生了较明显变化: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间隙增大,杯形细胞线粒体损伤,内分泌细胞分泌增强,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巨噬细胞吞噬活跃,中性粒细胞富集。PH 24 h组,内分泌细胞仍然活跃,其他变化不明显。结论 PH后结肠黏膜屏障结构破坏,易发生感染;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等活化,有利于残肝的修复和再生。
- 唐超智张文学高道文张新胜傅山岗徐存拴
- 关键词:部分肝切除结肠黏膜层透射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