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强 作品数:41 被引量:19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市胸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水利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蛋白激酶C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被引量:4 2009年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细胞内信号转导中的关键部分,参与细胞信息传递、分泌、离子通道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癌变等一系列过程;PKC是肿瘤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调控。近年来,随着PKC家庭成员不断增加,PKC各亚型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高志强 韩宝惠关键词:蛋白激酶C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内信号转导 肿瘤发生 PKC 离子通道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多态性及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钱嘉琳 白皓 高志强 杨晓华 赵兰香 钟润波 黄进肃 韩宝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16年 肿瘤患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R,IGF-1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的含量比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志强 储天晴 赵怡卓 韩宝惠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肺癌患者 非小细胞 PROTEIN 血清 ERCC1、RRM1及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 高志强 韩宝惠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ERCC1的表达与肺癌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观察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以... 韩宝惠 陈玉蓉 高志强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关键词:蛋白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治疗 ERCC1、RRM1及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基因... 高志强 韩宝惠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黄进肃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 陈玉蓉关键词:晚期 RRM1 ERCC1 BRCA1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ERCC1的表达与肺癌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观察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以19... 韩宝惠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 陈玉蓉 高志强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治疗 疾病进展时间 ERCC1 文献传递 分子基因检测预测EGFR-TKI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第43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动态 被引量:4 2007年 靶向治疗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方法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标准治疗的一部分,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将大大改善NSCLC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使肺癌由"不可治愈"变为"慢性病"的短期目标得以实现.…… 高志强 韩宝惠关键词:EGFR-TKI TKI 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临床肿瘤学 疗效 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建立耐紫杉醇的人肺腺癌A549(A549/Taxol)细胞株,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抗肿瘤药紫杉醇以体外浓度递增和短时作用法筛选A549细胞株。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数及对多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170)、β-tubulin等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549/Taxol细胞的紫杉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亲代A549细胞的512.8倍,群体倍增时间是亲代细胞的1.28倍,对紫杉醇、丝裂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的耐药指数依次为512.8、66.48、4.88和2.06;而对顺铂、健择无交叉耐药。A549/Taxol细胞高表达P170,β-tubulin表达水平高于其亲代细胞系。结论成功建立了一株耐紫杉醇的A549/Taxol,并呈多药耐药特性。 杨晓华 沙慧芳 冯久贤 孙强玲 储天晴 高志强关键词:肺腺癌细胞A549 多药耐药 紫杉醇 细胞株 TNF-α、IL-1β和IL-10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fide polymorphism,SNP)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real-timePCR法对132例健康人和106例肺癌病人的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吸烟史的分层分析发现,TNF-α-308 AA+AG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在无吸烟史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比值比(OR)为4.881,95%可信区间(95%CI)为1.007—23.646 IL-1β-511CC基因型频率在无吸烟史亚组中分布有差异(P=0.022),OR值为4.091(95%CI为1.222~13.690)。在女性人群中,IL-1β-511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OR值为8.067(95%CI为1.538—42.318)。[结论]就本研究范围的中国大陆人群中,尚未发现TNF-α-308、IL-1β-511和IL-10-1082的SNP位点与肺癌发生有相关性;而在无吸烟史的人群中,TNF-α-308 AA+AG基因型和IL-1β-511CC基因型可能是发生肺癌的相关因素;IL-1β-511CC基因型可能是女性肺癌的高发病因素之一。 郝罡 王文静 陆晔 应贤平 刘茶珍 胡训军 高志强 卢伟关键词: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