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广彦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电弧喷涂长效防护涂层的发展应用和研究现状
- 介绍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概况,并对电弧喷涂长效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在长效防腐涂层的工业应用中,通常采用电弧喷涂进行大面积喷涂,采用火焰喷涂进行局部的修补。电弧喷涂涂层对钢铁构件的防护作用主要基于...
- 董立先王勇孙建波高广彦田峰
- 关键词:涂层防腐
- 文献传递
- 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3Cr13涂层性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5年
-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 3Cr13涂层结合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影响涂层性能稳定性的工艺参数主要是电弧电流 ,其次是喷涂距离。按涂层结合强度和按磨损失重确定的空气压力与电弧电压两个因素的主次排列顺序不同。当电弧电流一定时 ,喷涂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涂层性能的稳定性 ,且喷涂距离和空气压力为反向组合时涂层性能稳定性最差。涂层中的孔隙率和氧化物的数量是造成涂层性能变化波动的主要原因 ,采用较大的电弧电流可减少涂层中的孔隙率和氧化物数量 ,有利于涂层的致密性增强 ,涂层强度高 ,耐磨性也好。
- 董立先王勇孙建波陈玉华高广彦
- 关键词:电弧喷涂3CR13涂层孔隙率
- 电弧喷涂防腐铝涂层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利用电弧喷涂工艺在钢铁基体表面全部或部分地喷涂铝涂层 ,考察了涂层对裸露于腐蚀介质中钢材基体的防护作用 ,以失重法计算了静态腐蚀速度与动态腐蚀速度 ,并探讨了腐蚀机理。用扫描电镜 (SEM )对铝涂层腐蚀前后的外表形貌进行了观察 ,并测定了涂层的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 ,当腐蚀介质为NaCl溶液 (其质量分数为5 0 % )、实验温度为 (5 0± 1)℃、介质流速为 1m/s时 ,铝涂层的动态腐蚀速度为静态腐蚀速度的 2倍。裸露于腐蚀介质中的钢铁面积增大 ,促使阴极去极化过程快速进行 ,腐蚀速度加快 ,涂层防护寿命缩短。涂层表面上氧化膜的自愈能力及涂层表面上沉积的白锈具有阻碍铝作为阳极牺牲从而保护阴极的功效。涂层中的贯通孔隙对削弱铝涂层的防护作用 ,随腐蚀过程进行而逐步减弱。
- 董立先王勇高广彦
- 关键词:电弧喷涂工艺防腐技术铝涂层耐蚀性能失重法腐蚀介质
- 电弧喷涂防磨损涂层性能评价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电弧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1Cr13,3Cr13,T8三种防磨损涂层,通过硬度、强度、磨损试验性能测试、用碳硫分析仪检测其碳元素含量及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其组织形貌的方法,对3种涂层的性能给出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Cr13涂层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均大大高于1Cr13涂层和T8涂层。T8涂层的强度及耐磨性均低于1Cr13涂层,而硬度却高于1Cr13涂层。铬元素对改善3Cr13涂层性能比改善1Cr13涂层性能所做贡献大,因此应优先选用3Cr13涂层对轴件进行修复及表面强化。T8涂层中由于碳元素被大量烧损,导致涂层氧化严重,孔隙率高,这是造成涂层硬度和强度不高及耐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 董立先王勇孙建波陈玉华高广彦
- 关键词:电弧喷涂碳硫分析仪组织形貌耐磨性CR1
- 电弧喷涂铝涂层工艺参数优化和涂层结构分析
- 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电弧喷涂铝涂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按极差大小排列出各因素对结合强度和孔隙率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PLIU(主→次),并确定优化后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喷涂电流150A,喷涂电压32V, 雾化空气压力0...
- 董立先孙建波王勇高广彦李学胜田峰
- 关键词:电弧喷涂铝涂层正交设计涂层孔隙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