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峰

作品数:32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糖尿
  • 16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细胞
  • 5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蛋白尿
  • 3篇英文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排泄率
  • 3篇气腹
  • 3篇细胞减少
  • 3篇疗效
  • 3篇白蛋白
  • 3篇白蛋白尿
  • 3篇病患
  • 2篇血流
  • 2篇血症

机构

  • 3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2篇高峰
  • 5篇胡秀芬
  • 4篇赵艳
  • 3篇严同
  • 3篇陶凯雄
  • 2篇吴汉妮
  • 2篇鲁发龙
  • 2篇孙晖
  • 2篇王国斌
  • 2篇卢芙蓉
  • 2篇陈东生
  • 2篇李利萍
  • 1篇吴萌
  • 1篇吕平
  • 1篇王泽华
  • 1篇杜文
  • 1篇胡翠宁
  • 1篇剪柳萌
  • 1篇汪宏波
  • 1篇韩召敏

传媒

  • 5篇医药导报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脂安与半量辛伐他汀联用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泰脂安与半量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3组:泰脂安加辛伐他汀10mg组(A组)40例,口服泰脂安胶囊0.9g,tid,同时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组(B组)40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mg;泰脂安加辛伐他汀20mg组(C组)40例,口服泰脂安胶囊0.9g,tid,同时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mg。3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TC、TG、LDL-C依次下降28.8%,18.2%,26.3%,B组依次下降29.4%,19.4%,24.6%,C组依次下降31.8%,20.6%,28.2%,3组HDL-C升高分别为23.5%,29.4%,29.8%,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A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B组和C组分别有7.5%和5%的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结论:对糖尿病并发高血脂患者的血脂异常,泰脂安与辛伐他汀10mg.d-1联用同辛伐他汀20mg.d-1单用或与泰脂安联用具有相似的调脂作用,但前者可减轻辛伐他汀20mg.d-1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高峰韩召敏陈东生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辛伐他汀
非肥胖糖尿病鼠Sca-1^+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2009年
目的:分离和纯化非肥胖糖尿病(NOD)鼠的造血干细胞。方法:运用针对小鼠干细胞表面特异表达的干细胞抗原-1(Sca-1),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方法(MACS)分离NOD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监测分选效果。结果:纯化后Sca-1+细胞纯度平均为83.01%,细胞回收率为52.48%~57.64%,细胞活力在90%以上。结论:MACS可以从NOD鼠骨髓中分离出Sca-1阳性造血干细胞,细胞纯度可达80%以上。
赵艳高峰吕平
关键词:糖尿病NOD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术
丙基硫氧嘧啶致粒细胞减少症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丙基硫氧嘧啶(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近两年门诊有完整记录的64例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PTU的剂量有关.多数病例有头昏、乏力的临床症状.全部病例继续使用PTU,加用口服升白药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结论PTU起始剂量不宜超过300mg/d,使用头1~2个月内应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口服升白药或注射G-CSF对白细胞恢复是有效的,并可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高峰胡秀芬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丙基硫氧嘧啶粒细胞减少症发病情况
安特尔对糖尿病患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安特尔治疗糖尿病患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0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且经万艾可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安万组:40 例,在用万艾可治疗的同时加用安特尔(120mg/d);维万组:40例,在用万艾可治疗的同时加用维生素E(30 mg/d)。两组均治疗1 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IIEF 5评分和阴茎海绵体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安万组较治疗前血清睾酮明显升高(P<0.01),IIEF 5评分显著提高(P<0.05),阴茎海绵体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其中30例(75%)患者性交时阴茎能满意地勃起;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维万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安特尔能显著改善经用万艾可治疗无效的糖尿病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且安全性好。
高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十一酸睾酮
丙基硫氧嘧啶致粒细胞减少症64例临床分析(英文)
2006年
目的了解丙基硫氧嘧啶(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近2年门诊有完整记录的64例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PTU的剂量有关。多数病例有头昏、乏力的临床症状。全部病例继续使用PTU,加用口服升白药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结论PTU起始剂量不宜超过300mg/d,使用头1、2个月内应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口服升白药或注射G-CSF对白细胞恢复是有效的,并可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高峰胡秀芬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丙基硫氧嘧啶粒细胞减少症
库欣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分类,各种主要临床表现的出现频率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各种诊断方法的效率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它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库欣病最多见,肾上腺皮质腺瘤次之。临床表现方面,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出现的频率最高,均在70%以上。血糖异常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51.43%和70.59%,其中糖尿病的比例高达37.14%。四成以上的患者存在低血钾,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100%有低血钾,且是重度低血钾。在库欣综合征诊断试验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不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增高,清晨血皮质醇增高。在库欣综合征患者的鉴别诊断中,80%以上的库欣病患者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而几乎94%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有关影像学检查,垂体MRI可以检测出90%以上的库欣病患者存在垂体腺瘤,而肾上腺CT几乎100%可以发现出肾上腺肿瘤。结论本研究中库欣病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仍然是最常见的病因,但后者的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在临床特点方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库欣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没有一种检查方法具有100%的敏感性,我们应对各种结果作出综合判断。
赵艳严同高峰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用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AST)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ⅡT)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CP峰值对选择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5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FPG>11.1mmol·L-1)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AST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分泌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P2hPG、HbA1-C、HOMA-IR、TG、TC、LDL-C较治疗前降低(P分别<0.01,<0.01,<0.01,<0.01,<0.01,<0.05,<0.05);HDL-C、HOMA-IS、FCP及精氨酸刺激后CP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分别<0.05,<0.01,<0.05,<0.01);FINS及BMI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糖、脂毒性,能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精氨酸-C肽刺激试验安全、简便,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急性相分泌功能,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陈贵言高峰
关键词:胰岛Β细胞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
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导致胰腺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办法。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研究显示,这些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使其治疗糖尿病成为可能。本文就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赵艳高峰
关键词:1型糖尿病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Β细胞
糖尿病的前沿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逐渐向青壮年甚至青少年蔓延。传统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治疗不能阻止糖尿病病程进展,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健康并为患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该文着重综述糖尿病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案,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药、单片复方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药、胰淀素类似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胆汁酸螯合剂、减重手术,以及胰腺干细胞移植。
高峰李利萍李欢彭金兰
关键词:糖尿病减重手术
4-羟基异亮氨酸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4年
4-羟基异亮氨酸是从葫芦巴种子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因而作为传统中药成分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以及脂肪肝等疾病。该文就4-羟基异亮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高峰蔡琴蔡伦卢芙蓉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