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根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55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急诊CT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进一步行CTU、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55例患者均诊断明确,非手术治疗48例,手术治疗7例。保肾治疗成功52例,失肾3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多层螺旋CT和血管介入治疗的帮助下,能显著提高保肾率,降低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 席俊华张艳斌王若焜高宗根应全胜王伟杨振兴吴畏杨晓亮魏灿
- 关键词:肾脏血管介入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25)、(8.58±1.4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28±0.46)和(1.41±0.32)分,术后随访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作为治疗LDH的微创方法,且近期疗效确切。
- 高宗根殷世武项廷淼潘升权龙海灯张惠林王菊张慧敏
- 关键词:髓核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 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供改变及影像学评价被引量:16
- 2008年
- 介入疗法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介入治疗后的疗效问题一直为临床所关注,影像学评价是最为常用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原发性肝癌在介入治疗后血供改变的研究进展和CT、MRI、DSA、PET/CT及USG在介入治疗后的评价。
- 高宗根吕维富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供影像学评价
-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伟昱吕维富侯昌龙张行明张正峰鲁东高宗根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中远期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介...
- 高宗根
- 关键词:部分性脾栓塞术脾功能亢进中远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伴脾亢58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PSE),观察术前术后血细胞变化情况。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24小时、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高宗根吕维富王伟昱张行明侯昌龙张正峰鲁东
- 关键词:肝肿瘤脾功能亢进栓塞治疗性
- 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3%),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59%和51%。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
- 殷世武潘升权项廷淼高宗根张慧林王菊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疗法
- 食管支架回收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管支架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支架回收器。本回收器包括外套管及钢丝拉线;钢丝拉线的一端设置向一侧弯曲的弯弧段,在该弯弧段的顶端布置用于勾取食管支架处环形紧口线且可缩入外套管管腔内的弯钩;所述弯钩的弯...
- 殷世武龙海灯张惠林项廷淼高宗根王元李靖
- 文献传递
- 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破裂组250例,采用45μg/ml浓度的臭氧气体进行椎间盘内及盘外注射,观察有效率。结果264例343个椎间盘,其中纤维环未破裂组14例(16个盘),纤维环破裂组250例(327个盘),总有效率为82.9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7例,无效45例。未破裂组有效率42.85%,破裂组有效率85.2%。两组临床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6,P<0.05)。结论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殷世武项廷淼高宗根张惠林王菊黄守珍张武芝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
- 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与护理
- 2011年
- 布加氏(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阻塞导致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产生的门脉高压症或(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本例患者系隔膜型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大量继发血栓形成,形成的血栓导致肝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高压,属布加氏综合征的严重类型。
- 张武芝袁修银殷世武高宗根
-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肝段下腔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