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哲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项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3年
- 缓控释制剂是指在水中或某些特殊介质中缓慢释放药物的制剂,可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制作成多种药用剂型。缓控释制剂作为一种特殊释药系统一直在药剂专业范围内被广泛关注。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载体材料及剂型进行概述。
- 费思思高哲
- 关键词: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 一份全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考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考察我院一份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在不同配制顺序下溶液pH值变化,以及一价电解质浓度对该TPN液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同类TPN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6组全肠外营养液分别加入不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不同浓度一价电解质(Na+浓度),于各步骤混合后0h及20℃--22℃下贮存12、24h后分别取样测定pH值,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不同配制顺序下该全肠外营养液的pH值在24h内稳定,同样处方比例下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的出现分层现象,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的未发生明显变化;加入Na+终浓度100、150、200、250mmol/L的TPN液24h后均未出现分层析出现象。结论:该份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在不同配制顺序下溶液pH值无变化,一价电解质250mmol/L对该处方的24h稳定性无影响,不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选择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有影响。
- 高哲赵青威杨志海胡燕张相宜
-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液PH值电解质稳定性
- 肺癌常用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概述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并初步展望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未来的发展。方法:回顾近年来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肺癌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85%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极有可能对肺癌的化疗产生重大改进。本文就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并初步展望NSCLC化疗药物基因组学未来的发展。
- 高哲陈建
- 关键词:肺癌药物基因组学
- 审方药师持续修正合理用药规则系统对医嘱审核失误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实施“审方药师结合合理用药软件”人机结合医嘱审核模式进行医嘱审核服务的现状,直观分析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审方药师基于合理用药软件干预的医嘱审核失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共计103件医嘱审核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录入错误未审出34件(占总数33.01%),浓度错误未审出15件(占总数14.56%),配伍错误未审出12件(占总数11.65%),重复医嘱未审出9件(占总数8.74%),剂量错误未审出9件(占总数8.74%),溶媒选择错误未审出9件(占总数8.74%),用药疗程错误未审出6件(占总数5.83%),给药途径错误未审出4件(占总数3.88%),输液配置容量问题未审出4件(占总数3.88%),频次错误未审出1件(占总数0.97%)。实行人机结合医嘱审核模式后,医嘱审核失误率从最高的0.466件/万件医嘱,降低至0.116件/万件医嘱。结论建立“审方药师结合合理用药软件”的人机结合医嘱审核模式可以通过对合理用药规则不断的维护与修正,持续提升医嘱审核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 费思思任梓华王珏李茜高哲赵青威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李茜缪静高哲
- 基于循证医学的我院老年病房纳美芬注射液点评标准构建及应用研究
- 羊红玉吴佳莹朱亮高哲卢晓阳
- 临床药师与非专职审方药师实施医嘱审核的效果对比分析
- 高哲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2010年
- 目前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分析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发现与化疗相关的标志物,从而更好地预测化疗疗效和毒副作用。文章就NSCLC治疗中常用药物在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个总结,并对NSCLC药物治疗中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方向作初步的展望。
- 陈建高哲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基因组学
- 聚乙二醇修饰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胃肠道转运和体内消除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阐明不同含量和聚合度PEG修饰对SLN在胃肠道转运和体内消除的影响。方法溶剂扩散法合成荧光标记不同含量和聚合度PEG修饰SLN,建立血样中PEG-SLN检测方法学,对大鼠灌胃后对PEG-SLN体内浓度经时变化进行考察。结果口服后1~2 h,PEG含量和聚合度越高,体内浓度越低;至8 h后,PEG含量和聚合度越高,体内浓度越高。结论 PEG含量和聚合度提高减慢SLN在胃肠道内吸收,延长SLN体循环时间,在设计PEG-SLN制备处方时须综合考虑吸收、药物释放以及体内消除等多方面因素。
- 高哲陈建
- 关键词:聚乙二醇固体脂质纳米粒胃肠道转运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合理性使用用药分析
- 李茜张相宜高哲卢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