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先志

作品数:98 被引量:1,06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6篇油气
  • 39篇盆地
  • 27篇成藏
  • 25篇凹陷
  • 19篇运移
  • 19篇气藏
  • 18篇油气藏
  • 14篇油气运移
  • 12篇二连盆地
  • 12篇柴达木盆地
  • 10篇输导
  • 9篇地质
  • 9篇断层
  • 9篇油气成藏
  • 9篇油田
  • 9篇输导体系
  • 9篇勘探
  • 8篇西部凹陷
  • 7篇地质学
  • 7篇岩性

机构

  • 78篇中国石油大学...
  • 30篇中国石油大学...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石油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青海油田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华北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作者

  • 98篇高先志
  • 12篇柳广弟
  • 12篇刘震
  • 11篇李潍莲
  • 9篇陈冬霞
  • 9篇李浩
  • 8篇黄志龙
  • 7篇吴伟涛
  • 6篇庞雄奇
  • 6篇孙明亮
  • 6篇王会来
  • 4篇陈发景
  • 4篇张厚福
  • 4篇单俊峰
  • 4篇陈振岩
  • 4篇刘峰
  • 3篇杨德相
  • 3篇沈楠
  • 3篇季汉成
  • 3篇李理

传媒

  • 7篇地球学报
  • 7篇石油勘探与开...
  • 5篇现代地质
  • 5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地质科学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被引量:9
2013年
在剖析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的基础上,从油气富集部位和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两个方面划分潜山油气藏类型,并探讨其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潜山油气富集部位,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按照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潜山油气藏分为源下型、源边型和源外型3种类型.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存在源下倒灌型、源边侧供型和源外输导型3种类型成藏模式.源下倒灌型具有直接接触关系、异常高压驱动、油气向下直接倒灌的特点;源边侧供型具有直接接触关系、异常压力和浮力驱动、油气侧向运移直接进入储层的特点;源外输导型具有间接接触关系、浮力为主、油气侧向长距离输导运移的特点.
吴伟涛高先志刘兴周李理张东伟
关键词:变质岩潜山成藏模式
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勘探方法
刘震柳广第高先志郝琦王志宏肖伟李斌辛海燕付东阳
该项目是由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部委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担完成的科研任务。此次研究是以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为对象,详细分析了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细致研究了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分布及富集规律,并...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运移通道油气藏勘探
辽河兴隆台变质岩潜山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被引量:8
2009年
在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兴隆台太古宇变质岩潜山油气来源及油气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序列包括浅层风化壳高压和深层内幕裂缝常压两个成藏系统;两个系统油气性质相同,正常原油饱和烃的质量分数大于75%,异戊间二稀烷烃质量分数低,Pr/Ph(姥鲛烷与植烷的相对丰度比值)在1.0左右,伽玛蜡烷丰度低,规则甾烷呈V形分布,为该区迄今所发现成熟度最高的原油,都来自南侧清水洼陷沙三段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油气运聚成藏时期相近;输导系统和油气聚集控制因素明显不同;油气成藏具有单向油源、复式输导(不整合、断层、内幕裂缝)、双向运移(侧向、垂向)和多期成藏的特征.
刘峰蔡进功吕炳全高先志
关键词:变质岩油气来源成藏模式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湖相云质岩成因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发育的云质岩是一套具有特殊成因的重要标志层,且近年来在其中发现大量油气显示,但目前对这套云质岩成因研究程度较低。为此,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全岩分析、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测定等方法,综合研究了云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古水介质、成因类型等。研究认为,本区古水介质为淡水—微咸水,而白云石中铁含量高,是埋藏白云化作用的产物,发生白云化作用的母质是凝灰物质,凝灰物质蚀变作用形成大量的斜长石和镁、铁离子,并在二氧化碳参与下发生水解,形成铁白云石,其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埋藏条件下的有机质甲烷化作用。
王会来高先志杨德相李浩张志遥王旭张丽
关键词:下白垩统巴音都兰凹陷二连盆地
利用地震速度预测岩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993年
利用地震速度进行砂岩含量定量解释是碎屑岩地区区域储层分布研究中的一项大工作量的繁琐工作.借助于计算机及其外设进行计算.使工作效率有显著的提高.文章详细叙述了该方法的技术思路及通过计算机与数字化仪完成原始数据的自动录用和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
高先志张万选张厚福刘国琴
关键词:岩性预测地震速度CAD地质勘探
加强“石油地质学”实践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15
2009年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关键环节。在"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通过重视实验教学、加强习题教学、增设石油地质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综合实践的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李潍莲陈冬霞吴欣松刘成林高先志柳广弟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教学质量
“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9
2008年
本文通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柳广弟高先志李潍莲陈冬霞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工程
黄骅坳陷大中旺地区油源及成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大中旺地区位于黄骅坳陷西部北大港潜山构造带西南倾没端。长期以来对于该区油气成因和油藏特征一直缺少研究。本文研究表明,大中旺地区油气主要分布在沙一段下部的生物碎屑灰岩和云质灰岩段(特殊岩性段),储层溶蚀孔隙发育;圈闭主要为受断层控制的断背斜构造;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中低凝固点、高初馏点、高含硫量和高胶质沥青质等特点,属于未成熟—低成熟油;油源为本地咸水环境下形成的沙一段暗色泥岩。大中旺地区油气藏属于自生自储型,油气分布主要与沙一段烃源岩厚度、特殊岩性段厚度及构造位置有关。大中旺地区进一步勘探应在沙一段沉积环境研究基础上,围绕烃源岩分布范围,选择存在特殊岩性段的有利局部构造进行。
高先志陈浩荣李丙喜
关键词:油源
阿克库勒凸起输导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效应被引量:7
2007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多油源、多旋回和多期生烃的特点,从油气成藏系统化、动态化角度综合运用输导体静态组合和演化动态的分析方法,根据阿克库勒凸起构造发育史及成藏过程将本区输导体系划分为加里东中、晚期限制性横向为主输导网络模式、海西期—印支期非限制性输导网络模式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局部限制性横向输导为主输导网络模式。具体研究该区轮南、轮西和塔河三个典型油气藏的输导体系,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输导体系与油气藏成藏规律之间的关系,认识了阿克库勒凸起复杂的油气运聚过程,揭示其油气成藏规律,为发现油气富集区提供了理论模式。
吕双兵高先志何万军沈楠牛新
关键词:阿克库勒凸起输导体系轮南油田塔里木盆地
辽河断陷沉积岩之下0~1600m变质岩中大油气田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99%以上都赋存于含油气盆地中的沉积岩或喷出的火山岩内,分布在变质岩潜山内的油气储量不超过1%,且一般位于距潜山顶部150m以内,距潜山顶面超过500m的油气藏尚未见报道。中国石油辽河油气公司2005年在渤海湾盆地辽河断陷沉积岩之下0~1600m的片麻岩及混合角闪岩内发现了储量超过3000万吨的大油田。这一发现表明,地质条件类同的辽河断陷中央隆起带变质岩潜山内的油气勘探前景广阔;渤海湾盆地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资源潜力有待重新评价和认识;地球上能够开展油气勘探的领域比我们曾经想象的大得多。
庞雄奇谢文彦孟卫工高先志李晓光冷济高李建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