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松权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并分析氢氯噻嗪所起到的作用。方法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复方片剂口服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厄贝沙坦(150mg/d)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的血压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8周时对两组患者测量血压以判断其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侯文振马松权新怡康
- 关键词:厄贝沙坦厄贝沙坦高血压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病人与疾病相关的不健康行为,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法]以病人的知识缺失点作为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针对每位病人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改善了高血压病病人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提高了服药依从性,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水平,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 易海清朱建发马松权郭慧群
-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个体化护理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究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于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存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以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2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病),依据患者的意愿及参与情况分为两组:第1组(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组)130例,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开通电话咨询热线,定期随访评估情况;第2组(对照组)128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指导,按时随诊,不参与小组活动。以上两组每例观察1.5~2年。结果第1组与第2组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治疗依从性及行为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治疗依从性,自觉的采取行为治疗,从而的提高血压控制率。投入成本不高,成效大。
- 邓惠群马松权易海清
-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高血压
- 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为首次检出且无高血压症状)1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9例。对研究组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随访18个月,建立详细的患者档案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后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达标率为6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马松权易海清邓惠群
-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首次检出高血压
- 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依那普利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份至2010年3月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实验组加依那普利,疗程12周。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开始,4周、8周、12周测定NT-proBNP。结果:实验组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HF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可以降低NT-proBNP的含量,有效的治疗CHF。
- 马松权
-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口服缬沙坦80mg/d,依那普利5-10mg/d;对照组25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Y-HA分级)评估,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对两组心功能、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量、左心室收缩末期量、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等均有显著改善(P〈0.05),心脏各个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变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较之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更有利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且效果显著。
- 马松权滕久清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依那普利
- 24h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血压自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24 h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血压自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120例)与实验组(120例),常规组采用24 h动脉血压监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血压自测培训,比较两组的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为(128.52±7.45)mm Hg,低于常规组(137.56±7.9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24 h平均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自测培训,便于在家中对血压进行监测,利于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血压变异性,值得采纳。
- 马松权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
- 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血压下降率,服药依从性,治疗后达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高血压诊断(91.5%)、高血压病因(98.4%)、高血压症状(100.0%)、高血压并发症(92.2%)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标率高达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马松权易海清邓惠群马伟东观晓辉谭小颖
-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个体化治疗达标率
- 个体化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个体化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确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按自愿原则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普通治疗。两组均长期随访1.5年,比较两组病例高血压治疗达标率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达标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结合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能达到提高治疗达标率,降低合并症发生率的治疗效果。
- 马松权易海清邓惠群
-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 门诊老年心血管病11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指导后续临床工作。方法总结分析了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心内科门诊的11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予以特殊检测,根据结果予以诊断,110例患者中,冠心病54例(其中伴心肌梗死的21例),高血压61例,心肌梗死23例,兼有慢性心衰者21例,合并血脂异常者26例,合并糖尿病者22例,退行性心瓣膜病变者4例,发生脑血栓者24例,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老年患者抵抗能力较差,病程较长,病情发生突然,并反复发作,多合并有多个系统的病理改变,门诊医生仔细挖掘病史,综合分析,给予正确诊断及相应治疗。结论综合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密切监测血压血脂,综合分析,正确诊断,积极防治,可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 马松权
-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患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