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冬 作品数:21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艺术 更多>>
商业化面孔下的政治呼唤——从《托斯卡》到《金小玉》 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李健吾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改编剧《金小玉》,探讨作者在沦陷区特殊环境下对原作进行的某些去政治化处理、该剧的商业化追求以及剧作内在的政治寓意,并由此考察沦陷区话剧政治和商业之间复杂的铰接关系:看似是去政治化的营业追求,可能是进行更有效政治呼唤的某种支点,而商业化话剧本身又把政治当作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具有政治意义的宣泄召唤着更多的观众。 马晓冬关键词:《托斯卡》 从“真事实”到“真情感”——曾朴创作观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2009年 20世纪20年代末,曾以《孽海花》知名的曾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鲁男子》。本文以曾朴小说创作中的求"真"取向为核心考察了这两部作品:在历史小说《孽海花》中,曾朴力图以纪实性的史家笔法展现历史变迁,因而注意力不在对个体生命历程的表现;而在《鲁男子》中,作者则强调描写"个人史",以社会历史为背景着力刻画个体生命体验,进而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两部作品间的内在转型,浓缩了曾朴接受异国文学及五四新文学的轨迹。 马晓冬关键词:《孽海花》 小说观 彼得的否认与约伯的质疑——“彼得三次不认主”之解读 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通过对福音书中"彼得三次不认主"故事的叙述分析,以及对福音书其他相关记述的解读,探讨这个故事中所呈现出的多重含义。首先论证彼得在福音书中作为信仰象征的意义,联系旧约中的名篇《约伯记》来讨论圣经中呈现出的对神的呼唤与怀疑等终极问题。其次,提出这一场景中呈现出的人性的深度——耶稣的宽容与教导、彼得的脆弱与坚定,只有在道成肉身和耶稣受难的整个叙述框架中才能凸显出来,这使得福音书中的教导相对于《约伯记》而言,更充满伦理色彩。 马晓冬关键词:福音书 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本文以傅雷曾阅读过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并大致认同其原则的事实联系为基础,探讨傅雷与泰特勒翻译标准的共鸣与差异,并尝试丰富对傅雷“神似”论来源的认识,进而阐发傅雷翻译思想中的创造性因素。文章首先讨论二者翻译观念中要求译文似创作文字的共同标准及相似表述;然后重点从翻译如绘画的类比来考察泰特勒对傅雷的启发,并分析两人“翻译是艺术”这一理念的契合;第三部分则通过分析傅雷和泰特勒翻译思想的差异,特别是傅雷对翻译创造新句法的认识,对傅雷“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这一翻译标准进行阐发和解读。最后,结合时代语境讨论傅雷的相关翻译思考如何在建国后的翻译界产生回响。 马晓冬关键词:泰特勒 翻译标准 神似 知识场和交游圈:《孽海花》中的异国形象 2010年 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孽海花》是唯一一部让主人公置身域外。并通过他们的社会交往描述了异国空间与异国人物的小说。因此,这部作品中显现出的异国因素特别值得注意。不少论者在述及这部作品时。都从作者曾朴个人曾学习过法文并对法国文学有所了解的事实出发,谈到小说创作可能受到的异国文学影响,但曾朴个人的法国文学修养究竟对作品有何直接启发或在作品中显现为哪些具体因素, 马晓冬关键词:《孽海花》 异国形象 知识场 谴责小说 法国文学 文学影响 不一样的“革命”——曾朴译《九十三年》 被引量:2 2009年 曾朴不仅是晚清知名小说家,也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翻译家。1912年辛亥革命后,曾朴从法语翻译了雨果的名作《九十三年》,并将其题为"法国革命外史",刊载于《时报》。曾朴于此时翻译《九十三年》,虽然明显地包含着应合中国革命时局的动机,但作品高扬人性的主题却超越了单纯的政治革命,表达了"诗人"的革命理想。译者曾朴的"诗人"身份以及他对作品的细致解读又使他进一步阐发了作品"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人道主题,因此使这部小说在当时显示出一种"不合时宜"的思考革命的理路。 马晓冬关键词:雨果 翻译 关于“讲故事”的故事:论契诃夫的《大学生》 2024年 本文聚焦于契诃夫小说《大学生》对“讲故事”这一核心情境的书写和组织,讨论主人公在叙述中如何融入自身及当下的环境与经验并面向现实中的人,唤醒现在与过去的联结并确认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由此理解契诃夫借用福音故事来讲述“人”的故事的创作内涵。其次,本文也通过对小说结构和具体意象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开放的起伏式叙事结构、叙述中的不确定性和作品在伦理上的确定性,尝试阐释这个关于“讲故事”的短篇如何作为一种叙述和文学的隐喻,凝聚了契诃夫短篇创作的特征。 马晓冬关键词:契诃夫 讲故事 文学隐喻 《法兰西文学史》与曾朴的文学理想 2019年 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曾朴(1872—1935),亦是20世纪法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先驱。随着《曾朴全集》的出版,曾朴写作的《法兰西文学史》(未完成稿)首次被整理问世。本文首先介绍和考证法兰西文学史现存稿的文本内容与写作计划,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法兰西文学史》已完成部分及其写作规划中呈现出的文学观念及理想,理解曾朴文学史写作中透出的通过了解域外文学建设新文学的本土关怀。 马晓冬关键词:诗法 文学比较 《包法利夫人》中的信:情节与隐喻 2021年 本文主要分析了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关于三封信件的叙述,讨论这些叙述如何呈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并贯穿起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基础理解小说叙述所包含的对人类语言文学的隐喻及反思。如果说小说中爱玛的信显示出用语言模仿他人和自欺的性质,他的情人罗道耳弗的信则隐喻着操纵语言欺骗他人的性质;卢欧老爹的信更为复杂,它虽然是个体真实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其自我书写的特质,这种语言引起共情,却无法带来真正的认知。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自身的写作,正是希望超越这三者,用文体的支撑反思语言的幻象和欺骗,让读者进入觉知与批判的模式,从而建立读者的自觉意识。 马晓冬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语言 文学 认同与距离——大革命戏剧《爱与死的搏斗》在中国 2018年 192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其大革命系列剧之一《爱与死的搏斗》(Le Jeu如l'amour et de la mort),该剧很快被译介到中国并被搬上了舞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时期,由李健吾翻译、由上海剧艺社演出的该剧,引起了进步文人广泛的关注,而剧本的出版也使该剧在知识界广为流传.本文将集中考察这样一部外国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演出以及批评界围绕其革命主题与人物的相关话语,尝试理解该作品在中国本土的时代变迁中如何被语境化,并着重探讨作为译者的李健吾是如何借对异国作品的阐释表达其现实关怀的. 马晓冬关键词: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