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比较萨勃1007型心肺复苏机与传统的人工心肺复苏效果,以评价萨勃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使用萨勃机心肺复苏患者和223例采用人工心肺复苏的患者,排除原发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萨勃心肺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较人工心肺复苏高,P<0.05,前者分别是34%、14%,后者为21%和5%,P<0.05;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萨勃机是目前理想的一种完全可替代以往人工心肺复苏的新型仪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颜鲲唐国茂李亚勇
- 关键词: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
- D2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应用
- 目的探讨D2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的诊断价值,旨在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胸腹痛患者254例,其中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17例,采用前瞻性性观察方...
- 颜鲲左钰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 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急诊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南地区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研究期间急诊科一共送检2215个血培养标本,血培养阳性率为13.27%。排除资料缺失及怀疑标本污染的患者8例,纳入286例血流感染患者,以社区获得性感染为主(85.66%),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感染(24.48%)最常见,其次为呼吸系统感染(20.28%)、胆道及腹腔感染(17.13%)等。发生血流感染患者30 d病死率为16.08%。共分离出2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81株(63.2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101株(35.3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仅4株(1.4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2.4%、16.3%、15.3%,暂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耐药的肠杆菌。主要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9.6%、13.3%和21.7%。革兰氏阴性菌中多重耐药菌占比为40.9%(74/181),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4%(5/92)和13.6%(6/44);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利福平、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74.7%、4.2%、50%,仅3例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急诊患者血流感染以社区获得性感染为主,病原学上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离出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
- 唐亦舒陈丽华肖洁颜鲲漆靖周柯夫刘怀政
- 关键词:急诊科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 目的: 探讨D2聚体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救治水平,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就诊的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
- 颜鲲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
- 文献传递
- 血清降钙素原和血常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指导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常规(BR)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细菌性肺炎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年1月至11月在呼吸、急诊、ICU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64例,同期健康对照组32例,血清PCT采用Brahms快速半定量法(PCT-Q)测定,同期检测血常规。结果细菌性肺炎组中,PCT、白细胞计数对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8%和63%,特异性分别为97%和70%,细菌性肺炎组较健康对照组PCT水平显著增高,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抗生素治疗前和好转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PCT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有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可反应抗生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颜鲲徐慧兰
-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降钙素原血常规
- 血清降钙素原和血常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指导意义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常规(BR)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细菌性肺炎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湘雅三医院2011年1月至11月在呼吸、急诊、ICU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64例,同期健康对照组3...
- 颜鲲左钰
-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血清降钙素原血常规
- 文献传递
- 儿童肾移植术中不同输液溶液对血糖的影响
- 2011年
- 肾移植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肾病最好的方法。传统认为术中血糖越高越有利于移植肾快速泌尿;肾循环开放前不输注晶体液,以免循环开放后无尿时,晶体不能排出,
- 戴旻晖颜鲲陆璨
- 关键词:肾移植术血糖儿童晶体液肾循环移植肾
- 肾移植术中补液与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不同输液种类对患者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了解移植流程输液的最佳效果。方法将8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氯化钠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为流程输液.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液为流程输液,对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钠值及胰岛素应用,术中开放循环后肾脏快速泌尿时间及量,术后1—5 d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氯化钠组血糖、血钠值变化,胰岛素应用,术后多尿期肾小管浓缩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四项观测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开放循环后肾脏快速泌尿时间及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中采用0.9%氯化钠溶液为流程输液,有利于术中血钠、血糖平稳及减少胰岛素应用,对降低移植后暂时性新发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 戴旻晖颜鲲陆璨李映兰
- 关键词:肾移植输液
- 急性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108例并发MODS。结果108例并发MODS患者中,死亡41例,死亡率38%。发生2、3、4、5或5个以上器官功能失常病死率分别为13.8%、50%、71.4%、100%。结论中毒致MODS的病死率随器官功能失常的数目增加而升高。治疗MODS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
- 唐国茂颜鲲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MODS早期干预治疗疾病转归中毒患者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氧利用率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①将1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轻中度中毒组(A组,72例)、重度中毒组(B组,6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40例)。(④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和住院后1、2、3、5、7、10d分别于8:00时抽取动静脉血查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利用率。C组仅做一次血气分析并计算其氧利用率。结果①急诊入院时和入院第1d,A、B组氧利用率均高于C组(A组:0.4026±0.0926,0.3912±0.0765。B组:0.4328±0.0899,0.4177±0.0759。C组:0.3152±0.0192,P〈0.01)。而A、B组无明显差异(P〉0.05)。氧利用率持续高于0.57时,病人多于短期内死产。②从住院第2d起,A与B组氧利用率均快速下降,并低于C组(P〈0.05),且B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A组于入院第5d氧利用率逐渐回升并恢复正常。而B组氧利用率持续低于C组(P〈0.01)。当氧利用率持续低于0.21。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存在较低的氧利用率。氧利用率可作为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 颜鲲杨季
- 关键词:氧利用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