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蛛网膜
  • 6篇蛛网膜下
  • 6篇蛛网膜下腔
  • 6篇蛛网膜下腔出...
  • 6篇网膜
  • 6篇下腔出血
  • 6篇膜下
  • 6篇出血
  • 3篇纤维化
  • 2篇动物
  • 2篇实验性蛛网膜...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2篇MASSON...
  • 1篇大学生
  • 1篇稻秸
  • 1篇淀粉
  • 1篇动脉采血
  • 1篇动脉瘤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7篇中南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12篇颜辉
  • 7篇廖达光
  • 5篇李林勇
  • 5篇刘飞
  • 3篇刘运生
  • 3篇张天一
  • 2篇杨慧
  • 2篇刘敦文
  • 1篇李欣
  • 1篇刘静
  • 1篇黄东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超声波探头、信号比较器和计时器、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处理器;信号比较器用于接收超声波回波电信号,并将超声波回波电信号的波幅值与第一预设阈值对比;计时器用于记录超声波回...
刘敦文张兆令颜辉
文献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柔脑膜纤维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监测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第3、6、10、14、21天取脑脊液检测PICP、PⅢNP;第21天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21天,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检测脑脊液中PICP、PⅢNP的浓度可反映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
刘飞刘运生廖达光颜辉李林勇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视频教学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11月和2022年3—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参加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的选手3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视频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的多媒体仅为文字、图片,而视频组的多媒体课件中则含有预先设定的教学视频。模型操作示范和60 min操作练习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和模拟比赛。结果视频组和对照组的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跟对照组相比,视频组完成操作所用时间更少,模拟比赛成绩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对培训方式满意度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教学应用到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杨慧颜辉
关键词:视频教学气管插管动脉采血临床实践能力
Hunt—Hess Ⅳ级颅内动脉瘤41例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Hunt-Hess Ⅳ级患者早期手术效果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术前Hunt—Hess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并去骨瓣减压手术效果。【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及16例后交通动脉瘤总体治疗效果差;前者5例死亡,后者6例死亡。13例大脑中动脉瘤总体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个体化分析病情,血肿占位效应和出血后脑损伤、脑缺血和脑梗死共同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Hunt—Hess分级的高低,并决定手术与否及手术效果。
黄灵团颜辉李国成农大件覃震宇周伟廖达光张天一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
2021年
目的制备优化的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吗啡和内皮素-1(ET-1)注射的不同次数和天数制备4组模型小鼠,通过比较行为表现和痛阈变化,选出优化的癌性爆发痛模型;通过观察该组小鼠行为变化和不同时间点痛阈变化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造模后第16~18天,四次组(QID组)、三次组(TID组)和两次组(BID组)先后出现吗啡过量表现和痛阈升高,一次组(QD组)镇痛良好,且第3天痛阈下降;QD组在ET-1注射后10 min痛阈迅速下降,30 min痛阈回升。结论连续3 d每天注射吗啡和ET-1各1次建立的癌性爆发痛优化模型与人类癌性爆发痛表现高度相似。
杨慧李欣刘静黄东颜辉
关键词:骨转移内皮素-1吗啡小鼠动物模型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的纤维化及其观测指标。方法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3d、6d、10d、14d、21d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1d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1)实验组脑脊液中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呈双时相(P<0.01)。21d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2)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21d PICP与柔脑膜的胶原纤维衡量指标显著正相关(r=0.605,P<0.05)。结论SAH发生后,可引起TGF-β1的升高,柔脑膜纤维化;脑脊液中PICP可作为检测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张天一刘飞廖达光颜辉李林勇刘运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纤维化
颞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2012年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方法】在显微镜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结果】术后无死亡,肿瘤全切有9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均全切,且无功能障碍),次全切3例。术后随访8~36个月,颞叶脑内小血肿2例,3例出现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均恢复良好。【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是切除中上斜坡平面以上、直径小于3cm的岩斜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暴露,易于掌握,创伤小的优点。
黄灵团颜辉廖达光张天一
关键词:脑膜瘤外科学颞骨外科学
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烷浸渍深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超声波检测装置和超声波探头支架;超声波探头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水平排列;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垂直,第二支撑杆与各个第一...
刘敦文张兆令颜辉
文献传递
实验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SF中PICP、PⅢN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CS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反映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意义。方法:采取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在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ICP、PⅢNP浓度。结果:(1)实验组脑脊液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呈双时相;(2)实验组脑脊液的PICP、PⅢ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SAH发生后,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浓度升高提示蛛网膜下腔出现纤维化,早期检测可预测蛛网膜下腔的纤维化的发生。
李林勇刘飞颜辉廖达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化生长因子-Β1
一种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成年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方法:使用立体定位仪在显微操作下行枕大池两次注射静脉血建立大鼠SAH模型。术后第一天,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脑。脑组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冰冻并-80℃低温保存,行冰冻切片。MASSON染色观察蛛网膜下腔。结果:(1)动物模型实验成功率为83.33%;(2)MASSON染色显示脑膜的结构保存良好,蛛网膜下腔有大量的血细胞。结论:此实验为研究SAH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颜辉刘飞李林勇廖达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MASSON染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