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宏图
- 作品数:84 被引量:1,11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Wistar大鼠、,28只,0.5%二甲基亚硝胺(DMN)—生理盐水2ml.kg腹腔注射,4周12次,分别于...
- 张叶青刘平都广礼王宪波李风华顾宏图陈高峰周丽利
- 文献传递
- 虫草多糖抗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研究证明,虫草菌丝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虫草多糖为虫草菌丝的有效成份之一,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但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尚未见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虫草多糖对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肝羟脯氨酸与Ⅲ型胶原的影响,观察了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材料1.1 动物 Wistar雌性大鼠25只,体重100~130g;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方步武刘平徐列明李风华顾宏图王海南胡义杨刘成
- 关键词:虫草多糖牛血清白蛋白肝纤维化
- 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肠道菌群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病房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无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21例和臌胀(伴有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15例,收集患者粪便样本,提取DNA,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序,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主成分分析采用R软件包(v.2.15.3)的ADE 4软件包,根据每个样本中的操作分类单元丰度,确定是否可以区分积证肝肾阴虚证和臌胀肝肾阴虚证。组间各物种相对丰度差异的比较采用多重假设检验,采用Benjamini和Hochberg错误发现率(FDR)进行调整,P_(fdr)<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门的水平上,与积证肝肾阴虚证组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组的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P_(fdr)=0.009);拟杆菌门细菌的丰度显著减少(P_(fdr)=0.048),放线菌门和硬壁菌门的丰度均有所减少,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fdr)值均>0.05)。在属的水平上,与积证肝肾阴虚证组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组变形菌门的肠杆菌属(P_(fdr)=0.035)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P_(fdr)=0.007)丰度均显著增加;放线菌门的双歧杆菌属(P_(fdr)=0.009)和放线菌属(P_(fdr)=0.04),硬壁菌门的毛螺菌属(P_(fdr)=0.003)、丁酸弧菌属(P_(fdr)=0.009)、假丁酸弧菌属(P_(fdr)=0.041)、罗氏菌属(P_(fdr)=0.049)、柔嫩梭菌属(P_(fdr)=0.021)的丰度均显著减少。结论与积证肝肾阴虚证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肠道菌群的特征为有益菌显著减少,条件致病菌显著增加。提示对臌胀肝肾阴虚证,在滋养肝肾的同时,也要重视涤荡胃肠,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
- 蔡文君栾雨婷刘成海蒋轼丽赵长青顾宏图袁继丽邢枫周扬吕靖慕永平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阴虚肠杆菌科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虫草多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0
- 1998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及其受体1(TGFβR1)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虫草多糖对其影响。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制备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攻击注射8周后给予虫草多糖(60mg/kg)保护,继续攻击注射4次,用药至末次注射3周后(共34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TGFβR1、肝星状细胞及Ⅰ、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攻击注射BSA8月后,大鼠已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纤维隔中TGFβ1及TGFβR1阳染增强,后者阳染强度与胶原增生程度有相关性;肝星状细胞显著增多,Ⅰ、Ⅲ型胶原及肝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虫草多糖组对应指标的变化均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TGFβ1与TGFβR1表达的增加是BSA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虫草多糖可显著改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
- 刘平方步武刘成徐列明胡义杨刘成海李风华顾宏图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虫草多糖
-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动态观察
- 与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相比,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学改变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在光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出血性坏死,在终止毒物刺激后肝纤维化难以自行消退。提示对该模型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将有益加深对肝纤维化的认...
- 王宪波刘平陆雄唐志鹏刘成海胡义杨顾宏图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89例,根据是否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药组59例,对照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手术史、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用药情况及随访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干预处方进行药物效应聚类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OR=3.144,95%CI:1.221~8.094)、PVT范围波及PV+SMV(OR=51.667,95%CI:3.536~754.859)、PV+SV+SMV(OR=13.271,95%CI:2.290~76.928)、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OR=11.896,95%CI:1.172~120.696)及中药干预(OR=0.348,95%CI:0.129~0.938)是肝硬化PVT结局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组PVT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vs 56.67%,P<0.001)。中药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7%vs 33.33%,P<0.001)。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效中药为补虚类359次(34.6%)、活血化瘀类202次(19.5%)、利水渗湿类180次(1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57次(8.7%)、当归50次(7.6%)、水蛭48次(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黄芪+当归、黄芪+水蛭、当归+水蛭、黄芪+当归+水蛭等。结论黄芪、当归、水蛭等益气活血破血中药可促进肝硬化PVT的稳定或再通,减少门静脉高压出血的发生。
- 郭亚楠顾宏图赵长青赵长青袁继丽慕永平陶艳艳袁继丽刘成海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中医疗法
- γ-干扰素对大鼠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肝脏胶原代谢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肝脏胶原代谢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FN-γ5万U/只,im,bid,共4wk。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肝脾重质量等一般情况.大鼠肝脏HE染色与丽春红胶原染色,分级分期观察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肝组织间质型胶原酶(interstitial collagenase,MMP-1)活性,检测肝组织Ⅰ型前胶原[α_1(1)]基因表达。 结果: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脾脏明显增大;血清ALT活性升高;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上升,MMP-1活性轻度上升,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γ-干扰素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29.8±11.0μg·g^(-1),vs 44.7±14.2μg·g^(-1),P<0.05),减轻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降低血清ALT活性(478.4±156.4nkat·L^(-1),vs 1055.2±128.4 nkat·L^(-1),P<0.05),提高肝组织MMP-1活性(39.8±6.5 U,vs 32.0±2.8 U,P<0.05),降低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84.8±9.5%,vs 112.3±8.7%,P<0.05)。 结论:IFN-γ有良好的治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纠正纤维化肝脏异常胶原代谢。
- 刘成海李风华顾宏图胡义扬刘平刘成
- 关键词:Γ-干扰素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不同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别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肝糖组)112例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106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C肽释放试验(CRT),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Glu),并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MBCI)等,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OGTT各时间点(0、30、60、120、180 min),肝糖组的血糖均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01)。两组空腹时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差异,而肝糖组在餐后30、60、120、180 min的胰岛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01)。在餐后60、120、180 min,肝糖组C肽值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1、P<0.01和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肝糖组的Glu水平明显升高(P<0.05),异常升高人数显著增多(P<0.001)。两组间发生血糖低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P<0.01)。肝糖组的HOMA-IR指数较糖尿病组显著低下(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具有与2型糖尿病不同的疾病特点。胰岛素抵抗和Glu异常升高可能是造成肝硬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 赵长青顾宏图邢枫周扬徐列明
-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
- 甘草酸二铵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理
-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甘利欣)的抗肝纤维化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内动物实验分别以二甲基亚硝胺(DMN)或四氯化碳(CCl<,4>)化学中毒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而后予以甘草酸二铵灌胃治疗,HE染色与胶原染色观察大...
- 刘成海王臻楠陈文惠吴定中顾宏图胡义扬刘平
- 关键词:肝纤维化甘草酸二铵药效作用保肝作用
- 文献传递
- 下瘀血汤对进展期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方证探讨被引量:2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对进展期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50%CCl42ml/kg体重皮下注射,每周2次;第9周开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下瘀血汤组及小柴胡汤组(灌胃给药);用药的同时继续CCl4造模至12周末杀鼠取材。观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结果:8周末模型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加,肝纤维化明显;12周末模型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Hyp进一步增高,且ALP、GGT、TBil显著高于8周模型对照组(P<0.05)。与12周模型对照组比较,下瘀血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P、GGT、TBil、Hyp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瘀血汤能显著抑制造模因素持续刺激条件下进展期肝纤维化的发展,疗效优于小柴胡汤,方证相关有其病理学基础。
- 慕永平刘平刘莺李风华陈高峰顾宏图都广礼王磊王春树
- 关键词:下瘀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