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福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手术
  • 2篇鼠脑
  • 2篇缺血
  • 2篇颅脑
  • 2篇脑缺血
  • 2篇胶质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大鼠脑
  • 2篇大鼠脑缺血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A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平
  • 1篇血管
  • 1篇血流
  • 1篇血小板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韩福新
  • 6篇费舟
  • 5篇刘卫平
  • 4篇胡世颉
  • 4篇赵东升
  • 4篇李兵
  • 4篇胡学安
  • 3篇伊西才
  • 3篇李亮
  • 3篇魏礼洲
  • 3篇闫志强
  • 2篇罗强
  • 2篇薛卫星
  • 2篇郑新瑞
  • 2篇汪凯
  • 1篇阳昊
  • 1篇王彦刚
  • 1篇董必锋
  • 1篇刘远杨
  • 1篇贺晓生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G3蛋白ser187位点磷酸化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BAG3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ser187位点磷酸化与胶质瘤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胶质瘤组织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观察BAG3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BAG3蛋白ser187位点磷酸化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1)IHC:BAG3在Ⅳ级胶质瘤组织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及Ⅰ、Ⅱ级胶质瘤组织(P<0.05)。(2)Western Blot:BAG3蛋白在Ⅱ、Ⅲ、Ⅳ级别胶质瘤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且相对于Ⅱ级胶质瘤,在Ⅲ、Ⅳ级胶质瘤中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在Ⅲ级、Ⅳ级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三维Matrigel transwell转移小室实验,S187A-BAG3蛋白过表达U87细胞侵袭Matrigel模拟基质膜的细胞数显著高于U87细胞和S187D-BAG3过表达U87细胞。结论:BAG3蛋白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且在Ⅳ级胶质瘤组织中,BAG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及正常脑组织,且S187位点磷酸化能抑制U87细胞的侵袭。
韩福新胡世颉闫志强胡学安李亮赵东升董必锋费舟李兵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2 h再灌注24 h模型。实验终末,检测脑梗死面积,脑水肿以及评价神经功能损伤,并进一步分析脑组织中三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水肿程度显著减轻(P<0.05),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再灌注24 h后,SOD,GSH-PX及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丹酚酸A组SOD,GSH-PX及CAT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酚酸A对大鼠C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CI/R损伤时的脑组织SOD,GSH-PX及CAT活性显著升高相关。
魏礼洲刘卫平费舟伊西才汪凯罗强樊才瑞薛卫星韩福新
关键词:丹酚酸A抗氧化酶
抑制GL15细胞中LRIG1基因的表达对p-EGFR,p-AKT和p-ERK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EGF作用于下调LRIG1后的GL15细胞,探讨LRIG1表达下调对p-EGFR蛋白,p-Akt蛋白和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GL15细胞经转染LRIG1-shRNA质粒后,Western ...
韩福新
关键词:LRIG1基因
香芹酚通过降低一氧化氮水平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香芹酚通过降低一氧化氮水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做大鼠脑中动脉闭塞(MCAO)2 h后再灌注24 h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香芹酚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终末,评价神经功能及脑梗死面积,并检测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香芹酚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下降(P<0.05),大鼠脑梗死面积亦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中再灌注24 h后,大鼠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质及海马NO的含量异常升高(P<0.05);香芹酚组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质及海马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芹酚对大鼠C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CI/R损伤时的脑组织中的NO水平可能相关。
薛卫星魏礼洲韩福新刘卫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
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初浅思考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结合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办法。方法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特点,借鉴国外著名医科大学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新的医学教育体系。结论改革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强化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升呵护生命健康的职责;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教学;构建横向课程体系,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又有强大的思考力、创新力的医学人才。
王彦刚刘卫平韩福新贺晓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切除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程度、改善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术中输血量和出血量较少,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胡世颉李兵闫志强胡学安李亮赵东升郑新瑞韩福新董必峰费舟
关键词:显微手术
综合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89例临床分析
赵东升李兵费舟胡世颉胡学安韩福新
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血流指标、血清GFAP、UCH-L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脑血流指标、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亚低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疗程,治疗前后脑血流、GFAP、UCH-L1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60.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均匀血流速度(Vmean)、均匀血流量(Qmean)高于对照组,而脑血脉搏波波速(W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FAP、UCH-L1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病人脑血流和降低血清GFAP、UCH-L1水平。
李兵胡世颉闫志强胡学安李亮赵东升郑新瑞韩福新董必峰费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尼莫地平脑血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高原世居者至平原后HR、FIB、PLT的改变及对颅脑手术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高原世居者至平原后心率(HR)、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可以为高原脱适应改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也可为高原颅脑疾病患者至平原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麻醉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些重要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来我院的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 500 m)的患者家属12人作为观察对象,来我院体检中心且通过健康体检的年龄、性别比例、工作性质等因素与观察组大致相同的12名本地人(平均海拔400 m)作为对照组,在观察组到达后2 d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R和血小板(PLT)显著降低(P<0.01),FIB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小板比率(P-LCR)增加(P<0.05)。结论高原世居者至平原后HR、PLT、FIB与对照组比较发生显著改变,应作为脱适应期改变的监测指标,在处理来自高原地区的颅脑疾病患者,尤其是需要手术者应高度关注这些指标的改变。
罗强刘卫平韩福新阳昊伊西才刘远杨汪凯贾晨光樊才瑞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含量
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报告被引量:5
2013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ACNS)作为一种独立疾病,没有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炎和其他炎症表现,
魏礼洲刘卫平龙乾发伊西才韩福新薛卫星费舟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