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中专
  • 1篇大中专学生
  • 1篇异烟肼
  • 1篇治疗肺结核
  • 1篇润肺
  • 1篇利福
  • 1篇利福平
  • 1篇联合化疗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结核
  • 1篇化疗
  • 1篇计划免疫
  • 1篇计划免疫工作

机构

  • 4篇莱芜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韩燕玲
  • 4篇王加坤
  • 1篇公为美
  • 1篇邹萍
  • 1篇刘燕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润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润肺抗痨汤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临床体征、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和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后2个月为观察点,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毒副反应、降低复发率、提高阴转率和促进病灶吸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结核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和消除作用,且作用迅速,在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方面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抗结核西药治疗,能明显减轻抗痨西药的毒副反应,减少复发率和耐药现象。
王加坤韩燕玲
关键词:肺结核异烟肼利福平
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对策被引量:5
2006年
目前,影响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于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人口、贫困地区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剧增,这样会造成城乡结合部大量易感人群聚集,从而对计划免疫工作构成威胁。因此对流动儿童实施行之有效的计划免疫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卫生防病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
韩燕玲王加坤公为美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免疫
莱芜市854名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莱芜市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和态度,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莱芜市2所大中专院校学生85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尤其是我国艾滋病的现状正确回答率偏低,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较高,但对蚊虫叮咬及母婴之间能否传播缺乏全面正确认识,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渠道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为主。结论应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学生群体存在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有必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使其树立同情、关心和善待艾滋病患者的意识。
王加坤韩燕玲刘燕
关键词: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
莱芜市196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莱芜市麻疹流行规律,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莱芜市1960—2004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集中时点和流行高峰期。结果 麻疹疫苗(MV)使用前阶段、计划免疫前期、计划免疫初期和计划免疫阶段麻疹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56.59/10万、228.88/10万、11.32/10万、0.40/10万,麻疹发病呈现以下特征:1979—2004年农村年均发病率为2.93/10万,城镇年均发病率为5.92/10万,城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P〈0.01);计划免疫前(1960—1978年)麻疹发病高峰时点为3月29日,50%发病高峰期在3月7日至4月23日,计划免疫后(1979~2004年)发病高峰时点为4月8日,50%发病高峰期在3月11日至5月2日,发病高峰仍然存在且明显拖后(P〈0.01);1985—2004年共发生麻疹91例,与1979—1984年相比,1岁以下构成比上升了16.13%,8岁以上构成比上升了22.42%;1985—2004年发生的91例麻疹,学生41例,占45.05%,工人、农民26例,占28.57%。结论 现阶段麻疹控制工作应在做好M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重视加强免疫、有针对性的MV强化免疫、流动人口管理和麻疹病例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消灭免疫空白。
王加坤韩燕玲邹萍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