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2001年辽宁夏季暴雨环流形势特征被引量:2
- 2002年
- 针对 2 0 0 1年辽宁夏季暴雨过程 ,对造成辽宁夏季暴雨的环流形势和热带风暴、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数值预报产品及释用产品预报能力进行了客观对比 ,论述了低空急流。
- 李祥云李长青韩江文卢正义
- 关键词:热带风暴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暴雨过程分析
- 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
- 本文以沈阳、营口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004-2007年3次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过程。从基本反射率因子、多普勒速度、风廓线、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等产品入手,对比降水量、气温、雨雪性质等实况观测...
- 蒋大凯韩江文
- 关键词:回波强度径向速度急流
- 文献传递
- 东北冷涡诱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及其与降水落区关系研究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E卫星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T639模式资料,对2012年6月13-16日辽宁冷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极涡分裂的冷空气不断南侵,使东北上空冷涡持续发展和加强,冷涡底部槽前西南气流不断加强...
- 陆忠艳孙欣韩江文陆井龙王宪宾
- 关键词:中小尺度分析触发机制
- 文献传递
- 辽宁冰雹专家系统
- 1991年
- 一、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 系统的预报对象系统的目标是预报辽宁省每年5—7月、9—10月未来3—6小时之内的冰雹天气。 (二) 分类建立知识库普查1976—1985年的冰雹资料和150个冰雹个例,根据预报对象和预报时效选取40—
- 李祥云费良玉韩江文仲伟兵韦舒
- 关键词:冰雹天气预报时效冷涡中尺度系统专家系统锋区
- 飞机增雨作业中不稳定天气的雷达判别指标
- 2011年
- 利用1980~2008年辽宁省雷达资料,分析了辽宁不稳定天气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统计出辽宁不稳定天气的雷达判别指标。结果表明,辽宁的不稳定天气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年中不稳定天气出现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一天中出现最多的时段是在11:00~20:00,因此在这个季节和这一时段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应特别注意不稳定天气的出现。用雷达判别不稳定天气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一般在强度〉35 dBz的回波部位、中气旋、辐合线、逆风区和VIL值〉15 kg/m2的区域基本为不稳定区域,不适宜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 王吉宏韩江文房彬胡伟张维全
- 关键词:人工增雨作业雷达
- 07.03.04暴风雪过程分析
- 2007年3月3日至3月7日东北地区出现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天气过程,本文结合预报员经验, 从天气背景、物理量特征、雷达产品特征三个方面分析这次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北上,与极地南下强冷锋在东北交汇是造成这次暴风...
- 孙欣蒋大凯韩江文
- 关键词:暴风雪江淮气旋急流
- 文献传递
- 沈阳中心气象台专业预报编辑系统
- 2000年
- 系统在微机上编制实现 。
- 关颖韩江文赵连伟李祥云
-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一次飞机增雨作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将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和常规天气分析相结合,对2005年5月5日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将新一代天气雷达用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可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王吉宏张维全韩江文刘伟红王宝香
- 关键词:雷达人工增雨
- 1999年11月14日辽宁暴雪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从高低空天气系统特征及相互作用、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分析 1 999年 1 1月 1 4日辽宁暴雪天气的成因 ,从而为辽宁大至暴雪天气预报提供可视的预报指标。
- 李祥云韩江文李长青关颖孟昭利
- 关键词:暴雪分析
-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 通过对2007年3月3日-5日辽宁历史罕见特大暴风雪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500hPa阶梯槽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
- 陈传雷蒋大凯陈艳秋袁子鹏孙欣韩江文卢娟才奎志何宝才
- 关键词:特大暴雪物理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