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格平
-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读阮元校《尔雅·释诂》札记
- 1989年
-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释词语的专书.清人从事刊正《尔雅》文字讹误的,以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六卷最佳(阮文附《十三经注疏》中《尔雅注疏》之后).阮氏以明吴元恭仿宋刻《尔雅经疏》3卷本为底本,参校3卷本唐石经《尔雅》、宋椠《尔雅疏》10卷等13种书,用力甚勤,比证极细.笔者在阅读中,感到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今仅从《释诂》中选取数例,以求是于方家及同仁.
- 韩格平
- 关键词:《尔雅注》《尔雅》札记石经邵晋涵借字
- 《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被引量:11
- 1992年
- 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东晋初年孙盛著《魏氏春秋》,称谯郡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较早将竹林七贤事迹撮集成专书的,有东晋戴逵所著《竹林七贤论》.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多次拒绝朝廷征辟,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竹林七贤论》二卷,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该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
- 韩格平
- 关键词:《世说新语》《太平御览》《艺文类聚》阮籍山涛晋书
- 略谈古籍注释中的逻辑思维被引量:1
- 2002年
- 正确注释中国古代典籍,需要具有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等诸方面的学术功力,同时,也需要了解、掌握一些逻辑学知识。本文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等具体逻辑规律入手,就如何运用现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古籍注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韩格平
- 关键词:古籍注释
- 竹林七贤名义考辨被引量:9
- 2003年
- 本文认同陈寅恪提出的“竹林七贤”名称产生于东晋的说法,但对陈先生说这一名称与佛家“格义”相关表示异议,认为是侨居江左的玄学家依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出来的。
- 韩格平
- 关键词:格义异议审美情趣陈寅恪
- 魏晋子书书名作者杂考数则
- 魏晋时期,是我国子书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以《隋书·经籍志》为例,其卷三子部儒家类共著录通计亡书六十七部,可以认定为魏晋时人所作子书三十七部,占半数以上。然而,魏晋子书散佚严重,上述三十七部书,《隋志》著录为亡书的达二十五...
- 韩格平
- 关键词:书名魏晋文学
- 文献传递
- 中论校注(上、下)
- 韩格平
- 关于高校中国古籍注释学学科构建的几点思考
- 1994年
- 关于高校中国古籍注释学学科构建的几点思考韩格平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创造出无比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灿烂文化,同时,积累了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认真整理和正确释读古代典籍,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全民的民族自尊心...
- 韩格平
- 关键词:古籍注释中国古籍注释学学科构建训诂学中国古代典籍
- 《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庚集》科考古赋的考官批语
- 2012年
-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颁布诏书,恢复科举考试。其考试程式规定,汉人、南人“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随后,汉人、南人在乡试、会试的第二场考古赋成为定制,创作出一批科考古赋作品。
- 韩格平
- 关键词:古赋科考批语考官文选类编
- 《阮籍集校注》补正被引量:5
- 1995年
- 《阮籍集校注》补正韩格平陈伯君先生遗著《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出版)是迄今唯-一部《阮籍集》校注本。陈先生广采众说,正析疑,用力甚勤,功不可设。然除将嵇康《声无哀乐论》二语误辑为阮籍《乐论》佚文等明显疏漏外,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今不...
- 韩格平
- 关键词:阮籍《管子》古籍整理研究《声无哀乐论》齐景公
- 徐干《中论》杂考被引量:3
- 1990年
- 近年来研读徐干《中论》,颇有一些不很成熟的想法,今公之于众,希望能够得到海内外方家师长的批评指教.
- 韩格平
- 关键词:《中论》魏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