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芳 作品数:33 被引量:10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潍坊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PP患儿血清中Gal-3和IL-3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MPP患儿78例为MPP组(其中轻症组40例,重症组38例),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2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IL-35、Gal-3、D-二聚体(D-D)、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清中IL-35水平分别为(14.57±5.91)pg/mL、(19.23±5.22)pg/mL,均低于对照组(21.71±4.63)pg/mL(P<0.05),且重症组IL-35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清中Gal-3分别为(42.02±10.88)pg/mL和(23.15±4.83)pg/mL,均高于对照组(9.81±3.31)pg/mL(P<0.05),且重症组Gal-3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MPP患儿血清中IL-35与Gal-3、D-D、ESR水平呈负相关(P<0.01),Gal-3与D-D、ESR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MPP患儿Gal-3高表达、IL-35低表达可反映病情轻重。 鲁珊珊 韩春芳 肖夏夏 任丽芳 孙中厚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肺炎 白细胞介素类 小儿肠系膜异常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3 2001年 由于小儿肠系膜相对缺少脂肪,病变的发现及定位较为困难。作者回顾分析了肠系膜病变的影像表现,提出其定位标准,并将其分为以下类型:肠系膜旋转发育异常、弥漫性肠系膜病变、局灶性肠系膜肿块、多发性肠系膜肿块。 张涛 韩春芳 王世山关键词:CT X线诊断 儿童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两组均采用相应地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吸气喉鸣消失时间、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声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疗效好,所用药物剂量小,能明显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小。 韩春芳关键词:布地奈德 吸入法 护理 儿童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感染儿童大部分于2岁以内死亡[1]。研究发现,对 HIV 感染儿童进行注射或口服疫苗,如卡介苗、麻疹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及轮状病毒疫苗等,可显著减少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儿童病死率[2-3]。提高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及时发现并作出诊治非常迫切。 李田华 韩春芳关键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流行性感冒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疫苗 气管带蒂炎性息肉一例 2006年 张涛 李林坤 韩春芳 周福良 耿海关键词:刺激性咳嗽 胸骨上窝 扁桃体 三凹征 哮鸣音 喘息 以面部浮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2003年 李志勇 韩春芳关键词:浮肿 病例报告 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探讨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取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选择246例需要采集血气标本的新生儿,分别在股动脉、桡动脉2个部位穿刺抽取血气标本。结果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采血。结论桡动脉穿刺在一次成功率、误入静脉率、血肿形成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 韩春芳 魏清洁 刘欣 于丽萍 刘美秀关键词:新生儿 动脉穿刺 血气标本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术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疸明显消退,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明显减少。 韩春芳 安百梅 刘烨 王建洪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 同步换血 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哮喘72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008年 刘欣 韩春芳 于利萍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 儿童哮喘 精心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症儿童监护室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危重患儿中的操作技巧及护理要点以及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用Y形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采用正确的置管手法,对78例危重患儿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血管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78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导管留置时间4~7天,静脉输液期间无液体外渗及并发症发生。颈外静脉留置针有穿刺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注入的药液能够快速到达心脏,减少高浓度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所造成的损伤,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结论 正确置管,妥善固定,置管后严密观察局部反应,做好穿刺部位局部护理,正确封管,同时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韩春芳关键词:颈外静脉 静脉输液 危重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