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凌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NA干扰MMP-3基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因的表达,探讨MMMP-3基因抑制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设计、合成靶向大鼠MMP-3基因的小干扰RNA序列,筛选有效的干扰序列,用瞬时转染法转染VSMCs。将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Lipofectamine 2000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组、PDGF+MMP-3-siRNA-1组及MMP-3-siRNA-1组;用siRNA体外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MMP-3-siRNA-1能够显着抑制PDGF诱导的VSMCs细胞迁移,抑制率为32.1%。结论 siRNA干扰介导MMP-3基因沉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MMP-3基因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一个新的靶点。
- 黄捷韩凌李艳张晶晶宋昆鹏石海莉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血管平滑肌细胞RNA干扰细胞迁移
- 多巴胺及硝普钠微量泵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多巴胺、硝普钠持续小剂量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临床诊断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泵入小剂量多巴胺1~3μg/(kg min),泵入硝普钠维持剂量多在0.5~1.0μg/(kg min),少数高血压心脏病者最大维持剂量可达10μg/(kg min),治疗持续时间7~10d,观察心力衰竭改善情况。结果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显效16例(38.1%),有效23例(54.7%),无效3例(7.2%),总有效率92.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劳动耐力(6MWT)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Ds)缩小,静脉血BNP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及硝普钠静脉持续泵入,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李艳宋昆鹏冯艳韩凌石海莉
- 关键词:多巴胺硝普钠顽固性心力衰竭
- 补硒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与镉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环境中的各种元素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参与调节体内环境的平衡。硒是人类必须的微量元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调查发现,高硒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
- 张晶晶杨瑞宋魏黄捷宋昆鹏秦立韩凌
-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抗氧化功能补硒环境因素慢性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患者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及药物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患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给予患者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2013年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成急性期组36例和迁延期组44例,同期选取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3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IFN-γ显著低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高于迁延期组;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低于迁延期组;两组患者在给予抗柯注射液进行药物干预后,IFN-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IL-10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结论患者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其体内IFN-γ水平会显著升高,IL-10水平会显著降低,给予抗柯注射液干预后患者IFN-γ和IL-10水平均可得到显著改善。
- 张晶晶杨瑞宋魏黄捷宋昆鹏秦立韩凌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IFN-ΓIL-10药物干预
- 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限盐、利尿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每晚1次,连续治疗60d,60d后检测血清CRP,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LVEDd、LVEF、CRP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CRP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且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 韩凌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C反应蛋白(CRP)慢性心功能不全
- 补硒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与镉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环境中的各种元素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参与调节体内环境的平衡。本研究探讨补硒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硒和镉的含量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照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入院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男40例,女20例,
- 张晶晶杨瑞宋魏黄捷宋昆鹏秦立韩凌
-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抗氧化功能补硒脂质过氧化物镉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2周、24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周、24周患者TC、LDL-C、TG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L-C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低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 李艳冯艳宋昆鹏韩凌石海莉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老老年高脂血症
- 长期习练太极拳对其发源地冠心病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常驻居民实地调研,明确长期习练太极拳对既往确诊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的陈家沟居民76例,其中10例被剔除,按练拳情况分为非练拳组(n=34)及坚持练拳组(n=32),从陈家沟健康居民中筛选健康未练拳居民,采用倾向性评分按1∶1匹配到非练拳组及坚持练拳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1及健康对照组2,匹配容差为0.2。收集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如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LVEF)、舒张前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前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E/e')、左房容积指数(LAVI)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明确长期习练太极拳对既往心肌梗死的陈家沟居民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非练拳组与健康对照组1及坚持练拳组与健康对照组2基线资料基本平衡,健康对照组1与健康对照组2心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1相比,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心腔结构大小发生重塑,其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0.031)显著扩大,LAVI及E/e'亦显著升高;而长期习练太极拳后,与健康对照组2相比,心肌结构及心功能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指标。针对既往发生心肌梗死患者,与非练拳组相比,校正混杂因素后坚持练拳组可显著改善左房内径(P=0.030)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0.026),E/e'、LAVI也显著改善。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后易发生心肌重塑,甚至影响心脏舒缩功能。而太极拳作为一项相对安全的有氧训练,长期习练太极拳可能延缓或抑制心肌重构的进展,对心脏舒张功能亦显著改善,为太极拳作为心脏康复运动疗法选择提供依据。
- 顾迎春韩凌马娟孙兵兵赵智琛尹宁伟连鸿凯王东伟
- 关键词:太极拳心肌梗死心脏重塑心功能
- 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经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合并有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老年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比以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和以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的实验组,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从各相关指标的恢复上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总有效率上看,实验组(90.91%)高于对照组(69.09%)。各项对比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心脏血流动力和心功能有较好的改善能力,可在常规治疗中加用该药物以提升疗效。
- 韩凌荆宏峰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
- 厄贝沙坦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7.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韩凌
- 关键词:厄贝沙坦参松养心胶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