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利用人体骨盆标本制作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型,研究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骶髂复合体生物力学损伤特点。方法成年男性冰冻骨盆标本6具,固定于MTS生物材料试验机上以2m/s速度进行动态撞击,记录骶髂关节出现完全骨折脱位所需的最大撞击力及响应时间,用步态分析仪的动作捕捉系统测量骶髂复合体中韧带完全破坏时骶髂关节空间三维位移,解剖学方法观察骶髂复合体损伤特点。结果成功制备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损伤模型,单侧骶髂复合体完全损伤所需的撞击力峰值平均值(4.05±0.42)kN,标本响应时间平均值为(22.99±1.89)ms,骶髂关节最大垂直位移平均为(8.15±1.34)mm;骶髂复合体损伤以经骶髂关节骨折并脱位为多,髂腰韧带均表现为连同第四、五腰椎横突骨折,骶髂腹侧韧带相对薄弱易于髂骨止点处撕裂,骶髂后短韧带易发生髂骨侧的撕脱骨折,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盆底肌肉损伤不明显。结论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中骶髂复合体损伤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当骶髂关节垂直位移超过0.9cm时提示后方骶髂复合体的韧带结构已全部破坏,骨盆环处于绝对不稳状态。
- 陈亮黄继锋赵卫东蔡贤华陈庄洪韦涛
-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复合体生物力学
- 甲泼尼龙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组、B组为甲泼尼龙组、C组为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D组为空白组。四组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A组、B组、C组在静脉注射油酸前均接受相应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观察四组动物各个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变化、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等指标。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对脂肪栓塞综合征都有预防作用,C组效果优于A组、B组;B组效果优于A组。结论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能阻断脂肪栓塞综合症的某些病理生理环节,可以用于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
- 吴璐锋蔡贤华刘曦明黄继锋韦涛陈亮
-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甲泼尼龙低分子右旋糖酐
-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致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解剖学基础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致血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防腐固定的国人成人尸体骨盆标本上,对髂内外血管及其分支的走行特点、侧支吻合情况、血管外径、到骨壁的距离、及腰骶丛神经行走特点及距骶髂关节的距离,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髂腰动脉横跨骶髂关节处的外径为(2.42±0.34)mm,此处距骨壁的平均距离为(2.48±0.38)mm,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出骨盆处的外径为(3.69±0.3)mm,(4.08±0.4)mm。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时最容易损伤的动脉为臀上动脉和髂腰动脉,最容易损伤的神经为腰骶干,伴耻骨骨折时极易损伤闭孔动脉,不易损伤闭孔神经。前路手术要特别注意医源性血管神经的损伤。
- 韦涛黄继锋陈庄洪蔡贤华陈亮
- 关键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