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媛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连续治疗3~5 d,停用4 d后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d),连用3 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替利嗪滴剂,按:2~6岁儿童早上和晚上各服用0.25 mL(2.5 mg,约7滴),6~10岁儿童早上和晚上各服用0.5 mL(5 mg,约14滴),口服10~14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胸片恢复和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48±0.29)d,(6.58±1.02)d,(7.16±1.14)d,(7.53±2.3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8±0.35)d,(7.66±1.43)d,(9.41±1.26)d,(9.89±2.17)d(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和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较快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雷媛
- 关键词:阿奇霉素西替利嗪儿童支原体肺炎
- 细菌感染患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儿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前清蛋白(P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60例,病毒感染组60例,同时选取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PCT、CRP、PA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PA阳性率和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三项指标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而病毒感染组PCT、CRP及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PA水平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雷媛刘晶杨波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细菌感染
- 婴幼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属于常见的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好发于婴幼儿阶段,特别是出生6个月至2岁小儿,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然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罗音出现较晚等[1]。研究发现,婴幼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间质炎、支气管炎,严重时还会出现病灶之间相互融合,患儿出现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广泛性的坏死,坏死组织在支气管腔内导致管腔阻塞,再加上肺实质出现严重的炎性病变,通气及气体交换出现障碍,致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全身性代谢障碍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
- 唐云丽康丽雷媛邓发文
- 关键词:婴幼儿高危因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探讨血清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高胆红素血症是否存在肝脏损伤及损伤程度。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抽取患儿治疗前、后的静脉血,使用美国雅培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长征牌试剂)检测肝功能及γ-GT、ALP。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前γ-GT、ALP明显增高,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亦有改变(P<0.05),而ALT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胆道排泄功能有问题,存在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肝功能损伤,但对肝细胞损害较少,需早期积极予以治疗。
- 雷媛杨波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