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会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月人词:热人、景、情、事的巧妙融合
- 2008年
- 月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词人、词学家,也是我国古今词人中存词最多的杰出词人。月人的词作,内容包罗万象,凡小说、散文、诗歌能承担的反映生活的功能,月人的词都可以承担。《何满子》叙写游泳池开业,《浪淘沙》叙写观山,皆能言人所不能言,令人生发豪情。
- 隋晓会
- 关键词:浪淘沙艺术化
- 试论汉代散体大赋的审美特性
- 2007年
- 赋是汉代最为流行的文体。赋之于汉,如同诗之于唐,词之于宋,曲之于元,小说之于明清,堪为当时文学的范型和代表。我们知道。
- 隋晓会
- 关键词:大赋审美特性士人心态创作主题文化情结汉王朝
- 以生命印证生命的魏晋辞赋拟作——从祢衡的《鹦鹉赋》说起
- 2010年
- 拟作现象历来不受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尤其是赋品的拟作。本文从祢衡的《鹦鹉赋》说起,以此来审视魏晋文士对其的模仿,并探究他们模拟创作的初衷以及当时文人特有的"英才情结"。
- 隋晓会樊婧
- 关键词:《鹦鹉赋》
-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论
- 2015年
- 《上安州裴长史书》是研究李白开元年间行踪交游的重要作品。《上安州裴长史书》系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结合李白诗文和其他史料对其行踪交游进行考证,认为此《书》应当作于开元二十二年,写作目的是希望获得裴长史的举荐,从而为李白开元年间入长安提供佐证。
- 隋晓会
- 女性读者对男性话语的认同与迎合
- 2008年
-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生理的差异不影响性别的建构,真正对性别划分起作用的是文化的规范,女性在社会性别体系下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她们通过外在的服饰和容貌的投其所好及内在的精神和道德方面俯首就范,对男性话语表示了认同和迎合,做了文化规范的良民和男性的附庸。
- 隋晓会孙红梅
- 关键词:男性话语女性读者文化规范社会性别迎合
- 从《三个叛逆的女性》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点
- 2002年
- 从《三个叛逆的女性》中可看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点是 :不拘泥于成说 ,力求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新的解释 ;“借古人的皮毛 ,说自己的话”。
- 隋晓会
- 关键词:历史剧戏剧创作历史题材想象手法叛逆精神
- 两周“学乐辨风”的运行机制与学理阐释被引量:3
- 2017年
- 周王室在对世子、国子进行教育时,注重学乐辨风,意在使得未来王、国君以及王室成员能够通过音乐、歌诗所体现的音乐性特征,来观察诸侯的德义,并对其治乱进行评判。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观乐论,强化了周乐的德义蕴含,体现了早期中国对乐教、乐德的基本认知。
- 曹胜高隋晓会
- 关键词:学理
- 乡村文化建设切勿浮于表面被引量:2
- 2017年
-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不仅要认清乡村文化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努力打造新农村农民精神共同体,同时也要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 隋晓会
- 关键词:乡村文化
- 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占卜民俗被引量:4
- 2007年
-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千古文化的积淀,包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占卜是民俗现象之一。唐五代笔记小说描述的占卜现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希冀,亦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不发达的状态。
- 蔡静波隋晓会
- 关键词:唐五代笔记小说民俗现象
- “金”戈铁马下的一株文学奇葩——浅论元好问之《秋望赋》被引量:1
- 2010年
-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为人称道的总是他的诗歌和诗论,而其他文体作品并不为人所重视。本文就选用他"低调"的赋作——《秋望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对先秦两汉文学艺术特色的承传及其原因,从而也为我们体察整个金代文坛的状况另辟蹊径。
- 隋晓会
- 关键词:悲秋杜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