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胶质母细胞瘤(GBM)和体外替莫唑胺敏感性实验,建立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模型。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GBM的3例脑组织通过酶消化法行原代培养,分别为GBM1、GBM2和GBM3;并与U87细胞进行对比。绘制4株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4株细胞的增殖周期。MTS法检测8个浓度替莫唑胺对4株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nnexin-V-FITC/PI(磷脂结合蛋白)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4株细胞均具备肿瘤细胞的典型特点。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对GBM3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GBM3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培育3株原代胶质瘤细胞株并成功建立替莫唑胺原发耐药细胞株1株。 李文斌 石蕊 康勋 李守巍 陈静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耐药 VM-26和DDP联合化疗对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采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和顺铂(cisplatin,DDP)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从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收治的,已经过STUPP方案[术后放疗加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及之后6个疗程规范TMZ辅助化疗,经头颅MRI和/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共30例,均给予VM-26联合DDP化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级:有效率为9.1%,生存期为43个月。WHO分级Ⅳ级:有效率为5.3%,生存期为16个月。总有效率6.67%,总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 VM-26联合DDP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是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选用此方案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李岩 石蕊 陈建新 李珊 康勋 陈静 赵凯红 李文斌关键词:替尼泊甙 顺铂 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华人恶性胶质瘤的Ⅰ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恶性胶质瘤的预后较差,急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疗效。尼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在一些恶性胶质瘤的Ⅰ/Ⅱ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及有效性。为此进行Ⅰ期临床试验,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加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尼妥珠单抗分100、200、400 mg/周3个剂量级,每剂量组3~6例,从低剂量组开始用药,如3例均未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则进入下一剂量组。尼妥珠单抗采用静脉滴注,放疗期间1次/周,共6次。结果:共有9例恶性胶质瘤入组,其中Ⅲ级胶质瘤7例,Ⅳ级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1~2级,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剂量达到400 mg/周时并未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可良好耐受。3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5例病情稳定,4例出现进展。结论:本研究显示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对于治疗华人恶性胶质瘤的不良反应轻微,可良好耐受。 李文斌 陈静 赵艳杰 康勋 陈怡东 邱晓光关键词:恶性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尼妥珠单抗 同步放化疗 髓母细胞瘤多处转移1例并文献回顾 2015年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髓母细胞瘤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行肿瘤切除及化疗后出现转移。结果术后明确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转移骨和淋巴结,采取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化疗方案,随访14个月,病情稳定。结论髓母细胞瘤多发转移较少见,了解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危险度分层可判断预后并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沙娅.玛哈提 李岩 李珊 陈静 陈建新 康勋 石蕊 李文斌关键词:髓母细胞瘤 肿瘤转移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