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作品数:6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的环节质量控制 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5年7—12月CT增强扫描患者21 564例为对照组,分析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发生原因。2016年1月成立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将2016年1—6月CT增强扫描患者26 511例设为观察组,对检查前评估、血管选择与置管、高压注射、外渗处理等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后,碘对比剂外渗率由0.450%下降到0.245%。结论实施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外渗程度,并缩短外渗后水肿消退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刘玉君 李梅 陈静 何晓燕 黄晓萍关键词: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成像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09年6月,拟诊胰腺癌的患者26例,采用64层螺旋CT行胰腺灌注扫描,灌注扫描结束后进行常规胰腺双期扫描。动态增强图像用siemens body perfusion软件处理,分别测量肿瘤组织和周围残余正常胰腺组织的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峰值(PE)、渗透性(perme ability,P)和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灌注成功,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14例,其他病变6例。胰腺癌组织的BF、BV、PE均低于残余正常胰腺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与残余正常胰腺的渗透性(P)、达峰时间(TTP)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腺癌与残余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差异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徐青 唐金华 张也乐 陈静 王德杭关键词:胰腺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6 2017年 CT增强扫描是临床常用的CT检查策略之一,以平扫为基础,利用碘对比剂的密度差,对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和定性[1]. 多数碘对比剂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给药,受血管弹性、操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静脉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极大,轻则疼痛、肿胀,重则可能造成组织坏死和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碘对比剂外渗已经成为影像科最主要的医疗不良事件之一[2-3]. 国内文献报道碘对比剂外渗率0.31%~2.38%,国外文献报道其外渗率0.04%~1.5%[4-6]. 本文就碘对比剂种类、外渗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外渗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现报告如下. 刘玉君 陈静 黄晓萍关键词: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 护理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1 2016年 随着多排CT的迅速发展,CT增强技术已经成为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虽然静脉留置针全部取代了静脉头皮针,但因对比剂使用的量、浓度、速度、压力的增加,加上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差、配合能力差、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针选择不当等因素,对比剂外渗现象仍时有发生,会引起患者痛苦,增加医疗纠纷的可能,因此对比剂外渗是CT增强检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1-2]。当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患者的血管条件、留置针穿刺方式、 陈静 李梅关键词:碘对比剂 外渗 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放射科进行造影检查的55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280例、对照组278例。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中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造影中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满意度99%(27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9%(247/278)(Fisher确切概率值26.56,P〈0.001)。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放射科中可提高患者对影像学检查的满意度,更有利于各项检查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李梅 陈静 陈大红 杨双 杨娟 蔡琳关键词:放射科 造影 优质护理 双源CT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8日间1 405名接受冠状动脉CTA病例,结合过敏史及检查前的处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相应的处理。结果:检查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患者79人,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18人;无过敏史者1326人,出现不良反应者35人(P<0.01)。有过敏史受检者42位检查前接受地塞米松处理,37位未接受地塞米松处理,均有9人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P>0.05),但未接受地塞米松处理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53例发生不良反应受检者经处理均好转。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发生不良反应时,应根据不同程度采取方法及时处理,受检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等高危因素与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检查前用地塞米松预处理不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可能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李梅 唐立钧 马胜华 陈静 陈大红关键词:冠状动脉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