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白云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现状,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为制定脊柱侧弯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2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白云区共6所中小学1732名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和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分布,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结果广州市白云区脊柱侧弯异常检出率为4.85%(84/1732)。不同学段脊柱侧弯检出率依次为:普通高中(6.52%)>初中(5.35%)>小学(3.57%)>职业高中(2.12%)。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1h(48.09%)、1~<2h(36.95%)、2~<3h(9.58%)、≥3h(5.37%)。<1h户外活动时间报告率普通高中(59.09%)>小学(53.15%)>初中(42.60%)>职业高中(22.22%)。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h相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2h的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风险较低(OR=0.52,95%CI:0.31~0.89,P<0.0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脊柱健康知识宣教并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 黄坤李秀红吴嘉琦陈金韩晓璞林蓉
- 关键词:脊柱侧弯
- 教室采光照明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关系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了解教室采光照明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内选取7所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中1所)共45间教室、1 734名学生进行研究。采用照度计监测教室采光照明环境,5 m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检测学生裸眼视力,问卷调查学生基本信息及视力不良相关行为,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教室采光照明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4.2%(1 286例),女生视力不良率(79.7%)高于男生(69.4%),高中生(82.8%)高于初中生(81.1%)、职中生(63.4%)与小学生(60.2%),住校生(78.5%)高于走读生(69.6%)。单因素分析显示,黑板反射比、课桌面照度和照度均匀度是否合格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影响(χ2值分别为5.45,34.27,7.0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不合格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正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1.51(1.01~2.25),1.42(1.02~1.98),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较严重,女生、高中生和住校生更严重。黑板面照度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不良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呈正相关。
- 黄坤汤灼明陈金梁文辉李春萍林蓉李秀红
- 关键词:采光
- 2013—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日常消毒状况。方法 2013—2015年连续对本区66家医疗机构进行每年一次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2013—2015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1.46%,88.02%,95.37%。任意两年消毒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合格率最高(100.00%),最低为医疗机构污水(64.04%)。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以县区级医院合格率最高(93.58%),个体和社会办医/村卫生室次之(91.40%),乡镇/街道卫生院最低(89.85%),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P<0.01)。结论加强对消毒效果的监测,强化医疗市场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
- 陈金庞志明陈艳芳陈昌明
- 关键词:消毒质量
- 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一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为中抗,残杀威为敏感,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为低抗。南片区抗性最严重,已无敏感杀虫剂;其次为西北中片区;相对较轻的为东片区,仅对1种杀虫剂敏感。结论今后应加强敏感性监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规范药物配比、施药步速、消杀频次等,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农莉虹陈金李能就梁雪莹张旭江毅民
- 关键词:白纹伊蚊敏感性杀虫剂
- 广州市白云区2017年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分析成因,提出治理对策。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LC_(50)介于0.007~3.789 mg/L,抗性倍数介于2.66~18.12倍。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除东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其次为双硫磷,除西、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抗性最弱的是残杀威,除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敏感;氯菊酯除西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溴氰菊酯除北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LC_(50)分别为介于0.039~0.098,0.007~0.014,2.372~3.789,0.110~0.358,0.016~0.030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介于7.21~18.12,7.08~14.17,2.66~4.26,3.38~11.01,6.37~11.95。结论白纹伊蚊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镇街消杀站及PCO公司的不规范用药,为延缓抗性产生,政府部门需做好药物配比、施药步速、消杀频次等方面的质量把控。
- 陈金梁雪莹张旭李能就农莉虹江毅民
-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杀虫剂
- 2017—2021年广州市部分医疗机构污水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17—2021年医疗污水合格率变化规律,探索医疗污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地区近5年328件医疗污水大肠菌群、志贺菌、沙门菌、出水口余氯值检出情况,调查分析2021年51家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污水处理工艺、消毒成分等情况对医疗污水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医疗污水总合格率为71.65%;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为大肠菌群(76.83%)、余氯(76.51%)。含氯消毒法合格率(NaClO,84.62%;ClO_(2),64.28%)高于臭氧/紫外线消毒法(54.55%)。出水口余氯浓度范围为未检出~8.80 mg/L,按浓度划分“<0.1”、“0.1~0.5”、“0.5~1”、“≥1.0”4个组别,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依次为50%、71.43%、80%、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8,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水口余氯浓度(mg/L)“≥1.0”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风险较“<0.1”组降低[OR(95%CI)=0.098(0.013~0.757),P=0.026]。结论白云区医疗污水整体合格率不高。含氯消毒法是该地区应用最广、消毒效果最好的方法,但应注意平衡消毒效果和环保需求,设法改进消毒工艺、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投氯量的精准度。
- 黄坤陈金何杰能张旭汤灼明徐建华冯玉超
- 关键词:医疗污水影响因素
- 2006—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对2006—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为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白云区2006—2017年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7年白云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 160例,其中暴发疫情33起。本地感染年发病率在0~525.36/10万之间。暴发疫情集中在8—11月,占暴发病例总数的99.44%。疫情持续时间最短14 d(2006年),最长170 d(2014年),中位数为60.5 d。累计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镇分别是棠景街、永平街、金沙街,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 455.14/10万、1 123.02/10万、1 111.05/10万,居末3位的街镇分别是同和街、京溪街、钟落潭镇,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22.31/10万、188.82/10万、68.06/10万。暴发疫情中病例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占63.59%,男性病例6 065例,女性6 095例,男女性别比为1∶1.005,以家务及待业为主(3 187例,占26.21%)。结论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特点为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及早采取以控制蚊媒密度为重点的防控措施,减少疫情暴发的有效手段。
- 叶双岚曹伟强罗雷景钦隆曹庆程晓宁陈金曾明深
- 关键词:登革热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 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花园蚊媒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某花园2016年3—11月诱蚊诱卵器监测情况,并探讨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6年3—11月在花园内布放诱蚊诱卵器,每个监测点诱卵器之间的距离在25m以上,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布放1 800个诱蚊诱卵器,回收1 663个,有效1 643个,阳性314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19.11。其中5月最高,10月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8,V=8,P<0.05)。诱蚊诱卵器指数与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R=0.63,P=0.02<0.05);与标准间指数无相关性(R=0.03,P=0.92>0.05)。结论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花园的伊蚊密度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登革热应急监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监测方法。
- 陈金李能就关日红李江松孙斌
- 关键词:成蚊密度
- 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防控灭蚊杀虫剂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近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各种常见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评价目前白云区使用灭蚊杀虫剂的合理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各镇街用药情况和药物使用喜好程度进行分析,并与相应年度省市抗药性研究结果比较,开展白云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常用杀虫剂成份前5位分别为:残杀威、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胺菊酯;杀虫剂种类和成分每年有所不同;白云区5个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测定的杀虫剂主要处于低抗水平,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水平较高(抗性系数为18.12~7.21),而残杀威对于大多数镇街敏感(抗性系数为4.26~2.66)。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各镇街消杀站杀虫剂使用基本符合省市抗药性的研究结果,有相应的轮换和混合用药,延缓了杀虫剂中高抗性的产生。
- 李能就陈昌明叶双岚农莉虹程晓宁陈金
- 关键词:登革热杀虫剂白纹伊蚊抗药性
- 广州市白云区2011~2012年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1年和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以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0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与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0.51%和96.90%,监测内容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压力蒸气灭菌用品(灭菌器生物监测)、无菌物品、污水、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分别为93.15%(272/292),99.20%(494/498),99.61%(512/514),100%(148/148),96.56%(281/291),100%(104/104),99.72%(356/357),66.43%(190/28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县(区)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比街镇医疗机构消毒效果高(97.08%/92.39%)。结论强化医疗市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监测和健康教育是改善医疗机构消毒状况的重要措施。
- 曾雪葵陈金
- 关键词: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