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瑞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北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进展研究
-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西北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的进展,目的是探讨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方法,为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 刘建梅尹林克陈艳瑞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地表补水干扰下塔里木河下游几种植物群落的波动
- 在数量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植被中的典型群落和绿洲外围大型防风固沙林中的不同类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表性固定样地法和样带网格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1)选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优...
- 陈艳瑞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群落结构
- 不同产地厚叶岩白菜花部特征变化及其结实性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于2012年4~8月分别以喀纳斯湖旁的野生居群和阿勒泰市、奎屯市及乌鲁木齐市人工栽培居群的厚叶岩白菜为试材,进行开花物候过程观测,研究不同产地厚叶岩白菜花部形态特征、结实特性以及环境变化对其开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种厚叶岩白菜的花期为4月初~5月中旬,野生的花期为5月中旬~6月底至7月初;引种厚叶岩白菜的花葶较矮、花朵较大、花萼也较大,但雄蕊花药较短,且花葶高及花瓣长差异极显著;通过显著性相关分析得知,引种与野生厚叶岩白菜在花期以及花部综合特征上的差异主要与海拔、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年蒸发量有关;引种厚叶岩白菜的果实相对于野生的较小,但种子却较重,且败育率也最高。该结果对于深入探索厚叶岩白菜的繁殖生态学特性和其园林绿化和园艺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蔡君仪尹林克杨美琳王晓军陈艳瑞王健
- 关键词:花部特征种子数量败育率
- 漫溢补水干扰后的天然胡杨群落波动特征被引量:7
- 2009年
- 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中的胡杨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为群落波动的表征值,采用固定样地法对漫溢补水干扰下胡杨群落的波动响应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扰后胡杨群落物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中物种数和层次呈现增加趋势,群落结构由简单向复杂转化,群落趋于稳定;②干扰前后胡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波动性较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都呈增加趋势,而物种分布均匀度略有下降趋势;③漫溢补水干扰下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及种类发生改变,其中胡杨的优势度明显增大了。综上可知,地表漫溢补水植被修复措施使流域内的胡杨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群落层次增加,群落多样性增加,优势种及其优势度增加,总体上胡杨群落的波动为正向波动。
- 陈艳瑞尹林克白旭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天然群落
- 人工防风固沙林演替中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被引量:40
- 2008年
- 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外围大型防风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在群落梯度上按重要值大小筛选出优势种群进行生态位分析,探讨这些群落在4~7年的发育过程中生态位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经过4年的发育,植物种组成简单的人工防风固沙林由于乡土植物种的侵入,演变成为人工-天然植物群落,不同地段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势种群共7个。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这3个乡土植物种侵入后逐渐成为优势种群,而原人工群落主要建群种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种群逐渐消退;7年后,优势种群共6个。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成为优势种群,而芦苇降为亚优势种群,盐生草种群发生消退;2)人工-天然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群以耐旱耐盐碱植物占主要优势向占绝对优势的方向发展,其生态位宽度变化幅度为0.56~0.86,生态位宽度排序为芦苇〉花花柴〉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盐生草;3)生态位重叠最大值发生在头状沙拐枣和胡杨种群之间;4)在乡土植物种向人工群落侵入的过程中,生态位宽度较大(或较小)的种群,它们所构成的种对问生态位重叠既有较大的,也有较小的,可见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程度无相关性;表明在现阶段群落演变中,植物对环境资源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高的空间异质性。
- 陈艳瑞尹林克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种群生态位
- 受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波动研究进展
-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群落波动、干扰正效应,以及我国塔里木河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人为干扰下群落波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工作。
指出,①干扰对生态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
- 陈艳瑞尹林克白旭刘建梅
- 关键词:荒漠区植物群落生态恢复
- 文献传递
- 大花凌霄引种驯化研究初报
- 2014年
- 大花凌宵(Campsis grandiflora)为分布在中国中部各省的一种紫葳科(Bignoniaceae)植物,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在西北地区观花植物中木质藤本相对稀少。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人们对环境美化意识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将观赏价值高而管理养护相对粗放的植物材料应用到城市绿化、美化当中。鉴于此,文章通过对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查询分析比较,得出大花凌霄是引种驯化的首选材料。经过认真的引种驯化研究探索,现初步认定大花凌霄作为新疆地区绿化、美化的优良垂直绿化材料,不仅引种驯化成功,而且将会成为新疆地区未来城市美化的重要植物材料之一。
- 陈建雄陈艳瑞
- 关键词:引种驯化
-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苏丹草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针对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本文系统论述了苏丹草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旱地区引种的生物学特性 ,并对其栽培与管理方法、各物候期的积温、日照、旬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一年中的累积植株生长量和植株生长量与主导作用的气象因子的关系 ,突出苏丹草的物候期、生长规律、生物量和营养成份的变化 ,评价此物种在塔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的适宜性和优质高产生产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苏丹草年产鲜草 91 369.85~ 1 47646.2kg/hm2 ,苏丹草的种子的耐盐性 ( >2 .0 % )明显高于苜蓿 ,具有很强的适宜性 ,具有相当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 陈艳瑞尹林克孟林胡玉昆王进
- 关键词:塔里木河苏丹草生态适应性生态建设气候
- 新疆干旱荒漠区优良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2007~2009年防护林建设中的5种优良防护林树种黑核桃(Juglans nigia)、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夏橡(Quercus robur)、银白杨(Populus alba)×新疆杨(P.bolleana)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其环境影响因素及种植方式的详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态适宜区进行了划分,以期对防护林生产栽培树种的选择及其布局提供指导性依据。结果表明:黑核桃、榛子、水曲柳、夏橡和银白杨×新疆杨在整个分布区内受气候和立地等条件的影响。黑核桃和榛子的适宜区主要为伊犁河谷地区。水曲柳的适宜区主要为伊犁河谷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绿洲内部。夏橡的适宜区主要为伊犁河谷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内部。银白杨×新疆杨在南北疆平原荒漠区绿洲内部均适宜。
- 陈艳瑞王永红刘康陈启民朱玉伟桑巴叶
- 关键词:防护林引种优良树种栽培区划
- 厚叶岩白菜组培苗低温保存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叶岩白菜组培苗低温保存方法,该方法是由厚叶岩白菜的外植体诱导出芽、继代两次培养、低温保存以及缓苗继代出新芽四个步骤完成。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植物材料复苏快,生活力高,对于一般组培车间保存原种材料极为实用,...
- 刘敏王卉王晓军努尔波拉提郝秀英康喜亮徐琴陈艳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