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绍宥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带动就业
  • 1篇地产
  • 1篇地产市场
  • 1篇第三产业
  • 1篇一体化
  • 1篇社会跨越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税制
  • 1篇税制改革
  • 1篇顺延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土地延包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流转
  • 1篇助推
  • 1篇小城
  • 1篇小城镇
  • 1篇经济社会
  • 1篇经济社会跨越...

机构

  • 4篇贵州省社会科...
  • 3篇重庆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7篇陈绍宥
  • 1篇洪名勇
  • 1篇王兴骥

传媒

  • 2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时代金融
  • 1篇贵州商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庆市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对个人、家庭、社会意义重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重庆市作为统...
陈绍宥
关键词: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就业
文献传递
贵州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小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既是农村产业的集聚中心,也是城市疏散产业的承接中心。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贵州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长期低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大力推进特色培育,贵州小城镇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上还存在整体实力不足、缺少核心支柱的问题。坚持创新引领,发挥长板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是贵州省小城镇产业下一步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王兴骥陈绍宥韩镇宇
关键词:小城镇
加快“贵州速度”助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
2012年
基于2012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创造一个"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提出要通过"防止一种思想、深化两个成果、加快三个推进"来加快"贵州速度",助推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陈绍宥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
2013年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权属不清、市场机制不健全、规模经营风险等因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确权颁证登记、加快流转市场建设、强化政策支撑等对策建议。
陈绍宥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税制改革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的分税制改革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基于国家需要学说理论,建立广东省财政收入与生产税的模型,并引入虚拟变量,使得分税制改革这个定性指标定量化,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分税制改革是造成广东省财政收入递减的主要因素。由于广东省财政支出具有刚性,若中央政府没有处理好财权与事权的同向变动关系,广东省势必会通过其他渠道修正这种关系,地方性收费与地方性债务就会不断增加,其他民生问题也就不断会涌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杨庆育陈绍宥
关键词:分税制财政收入
长株潭房地产市场发展比较研究
2010年
长株潭组合在一起是一个三角形的城市群,能够互为促进和发展。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实施长株潭一体化的三市房地产市场进行探析,围绕地产政策、地产投资、地产价格以及地产销售四个方面作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稳定、投资环境差异和房地产市场一体化进程过程漫长的启示。
陈绍宥
关键词:长株潭一体化房地产
调地抑或调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包的效率与公平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农民集体作为一个中介组织,在我国一系列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一轮土地延包工作中,深入探究农民集体基于市场、国家与社会三种不同资源配置手段的功能,分别选择调利顺延、调地均分和调利不调地三种不同土地延包方式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利顺延的市场式分配方式通过维持资产的专用性、增加交易的确定性和减少交易的频繁性来降低土地延包的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公平问题以及市场机制失灵导致利益补偿存在虚置的风险;立足制度性公平正义原则的调地均分的国家式土地延包方式,让农户享有农地最基本保障性功能的同时,阻碍了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放活,不利于农地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在D村的土地延包试点中,形成了一种以协调利益分配而非改变土地承包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其一方面考虑了少数特殊农户的需求,确保在集体经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权益得到公正对待;另一方面,保持了大部分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同时增加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灵活性,不仅有效促进土地延包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巧妙地协调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
洪名勇陈绍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