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2
- 2003年
- 听神经瘤为颅内神经鞘瘤最常见病,肿瘤生长缓慢,在颅后窝肿瘤中约占30%,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因听神经瘤的解剖部位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31例听神经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8.5岁。
- 刘霞田云萍陈玉华徐淑敏
- 关键词:听神经瘤颅内血肿眼睑闭合不全皮下积液面神经瘫痪
- 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肌腱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反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质粒对肌腱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反义TGF-1脱氧寡核苷酸和反义TGF-β1质粒,4周后取出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或反义TGF-β1质粒,于术后7、14、28、56d取出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肌腱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生物力学结果表明使用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改善屈指肌腱术后的粘连;原位杂交显示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降低每个时间点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的形成。
- 夏长所李富江张宏陈玉华杨选影洪光祥
- 关键词:肌腱反义寡核苷酸类TGF-Β1胶原
- PRP在BMSCs向SC体外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PRP对兔BMSCs在体外向SC分化中的作用,并对分化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行检测。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5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方法分离培养BMSCs。取兔股静脉血5mL,采用改良Appel法制备PRP。取第3代BMSCs分为3组,联合诱导组:采用β-巯基乙醇和维甲酸序贯诱导后用含PRP完全培养基培养;单纯诱导组:行β-巯基乙醇和维甲酸序贯诱导后,采用不含PRP的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行诱导,仅采用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于培养4、7、9、11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ELISA法检测NGF含量,并于培养11d行RT-PCR检测NGFmRNA表达。结果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培养4d,大部分细胞不具备BMSCs典型细胞形态结构;9d联合诱导组细胞均不具备BMSCs典型细胞形态,呈类似SC形态和外观;对照组细胞形态一直无明显改变。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诱导培养后,各时间点均有S-100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两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培养7、9、11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呈阴性。培养后4、7、9、11d,NGF含量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4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9和11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1d,NGFmRNA表达相对强度联合诱导组较单纯诱导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BMSCs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可分泌NGF的SC;诱导培养时联合PRP能明显提高BMSCs向SC诱导的效率。
- 夏长所陈玉华孙康田少奇杨选影洪光祥
- 关键词:BMSCSPRPSC分化
- 富血小板血浆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胶原产生被引量:7
- 2010年
-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可大量获取的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但体外如何诱导其分化为功能化腱样细胞成为此项技术的关键。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干预(设立高、中、低剂量富血小板血浆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日计数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比色法分析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以ELISA定量检测细胞的胶原产生,通过RT-PCR反应测定富血小板血浆干预前后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高、中、低浓度富血小板血浆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呈快速生长,曲线上升幅度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培养一定时间后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较高剂量的富血小板血浆对细胞的增殖作用较为明显。富血小板血浆能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和Ⅲ型胶原合成,剂量越大,刺激胶原产生的作用越明显。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的基本条件,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肌腱细胞转化的作用。
- 曹文姚光慧陈玉华纪俐娜黄辉夏长所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