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烈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胶囊
  • 4篇心病
  • 4篇通脉
  • 4篇通脉胶囊
  • 4篇内皮
  • 4篇冠心病
  • 4篇冠心通脉胶囊
  • 3篇心肌
  • 3篇心绞痛
  • 3篇血管
  • 3篇细胞
  • 3篇内皮功能
  • 3篇绞痛
  • 3篇冠心病心绞痛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清
  • 2篇提取物

机构

  • 8篇武汉市第一医...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六安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陈烈
  • 6篇柯于鹤
  • 4篇雷健
  • 3篇赵辉
  • 2篇胡继鹰
  • 2篇吴勇宏
  • 2篇朱咏絮
  • 2篇颜彦
  • 2篇钱晓
  • 1篇冷沁
  • 1篇朱梦莉
  • 1篇段刚峰
  • 1篇王智超
  • 1篇余志华
  • 1篇祝炜
  • 1篇刘娟
  • 1篇郑琼莉
  • 1篇张介眉
  • 1篇郝建军
  • 1篇韩瑞萍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葱白提取物对缺氧/复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中,葱白提取物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结构形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筛选葱白提取物干预CMECs的最佳时间与浓度。建立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葱白提取物50、25、12.5μg/mL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形态,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功能,基质凝胶法检测细胞成管能力,生化试剂盒及ELISA检测细胞对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分泌功能,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渗透功能。结果:经葱白提取物干预后,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及坏死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细胞自噬空泡数量显著降低;划痕宽度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其宽度与葱白提取物干预浓度成正比;成管能力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葱白提取物显著降低了CMEC细胞分泌NO、ET-1的能力及相对迁移率(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能有效改善CMECs中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结构变化,并对CMECs的迁移能力、成管能力及NO、ET-1的释放起到了改善作用。
陈烈顾歆韵康琪琪余志华吴勇宏杨校柯于鹤
关键词:葱白提取物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结构内皮功能
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四组(n=8),正常对照组普食喂养,空白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葱白提取物组均喂食高脂食物。药物分别给予博心通胶囊、予辛伐他汀干预,实验周期8周,实验验结束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结果:空白模型组兔TC、TG、LDL、apo B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葱白提取物组均明显下降(P<0.05),但葱白提取物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空白模型组兔HDL、apo A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葱白提取物组均明显升高(P<0.05),但葱白提取物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水平。
柯于鹤郝建军郑琼莉祝炜段刚峰张介眉刘娟赵辉冷沁陈烈
关键词:葱白提取物动脉粥样硬化血脂
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冠心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炎症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连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吴勇宏雷健柯于鹤陈烈
关键词:冠心通脉胶囊白细胞介素6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TLR4、NF-κB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参附组(20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组织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参附组TNF-α、IL-6、CRP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NF-κB、TLR4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参附组NF-κB、TLR4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NF-κB、TLR4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参附组NF-κB、TLR4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陈烈王智超刘霖朱梦莉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参附注射液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冠心通3粒/次,3次/d)和对照组(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IL-6,TNF-α,EMPs,vWF含量变化。结果:心电图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93.3%,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IL-6,TNF-α,EMPs,vWF治疗后均下降明显,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IL-6,TNF-α,EMPs,vWF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雷健吴勇宏陈烈张耕柯于鹤
关键词:冠心通脉胶囊冠心病细胞因子内皮细胞微颗粒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溃宁散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溃宁散是来自于湖南益阳的民间验方,该方由罗汉果、金银花、野菊花、黄柏、浙贝母、板蓝根、参须、杏仁、黄连、甘草、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养阴生津,滋阴降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因在当地具有良好疗效而被广泛应用,
朱咏絮颜彦陈烈钱晓胡继鹰
关键词:抑菌体外
溃宁散治疗口腔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溃宁散对动物口腔溃疡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豚鼠口腔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溃宁散涂抹+灌胃组、溃宁散涂抹组、冰硼散组、模型组,治疗4天后观察各组溃疡面积的变化、溃疡周围的充血程度及溃疡表面感染情况;用二甲苯使小鼠耳廓肿胀分别给予溃宁散高、中、低剂量,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治疗,观察各组抗肿胀作用。结果溃宁散涂抹+灌胃组能明显缩小由90%石碳酸所致的豚鼠口腔溃疡面积,三组药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溃疡周围的充血程度及溃疡表面感染情况。溃宁散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结论溃宁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外用和内服联用疗效更佳,且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颜彦陈烈朱咏絮钱晓胡继鹰
关键词:口腔溃疡抗炎小鼠
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ET)的影响。明确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
陈烈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冠心通脉胶囊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超敏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冠心通脉胶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通脉胶囊,对照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服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血中ET、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中NO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可以升高患者NO,降低ET、hs-CRP,这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之一。
柯于鹤赵辉陈烈雷健
关键词:冠心通脉胶囊内皮功能一氧化碳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的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某院心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溶栓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对照组在溶栓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再通率、再梗死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BNP和RB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够改善病患心功能。
潘虹陈莹陈烈陈慰韩瑞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