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新发心房颤动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心内科住院首次诊断为AMI患者共376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和房颤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76例AMI患者中,新发房颤46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更大,脑利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Killip分级更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值:3.429、95%CI:1.384~8.496、P=0.008)、肌钙蛋白峰值(OR值:1.014、95%CI:1.003~1.024、P=0.010)和TIMI评分(OR值:1.251、95%CI:1.020~1.534、P=0.031)与新发房颤相关。结论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为影响AMI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熊丹群 陈治松 徐文俊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上海部分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同济医院住院患者的华法林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使用现状。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所有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CHADS2和CHA2DS2-VASc系统分别评分。统计和比较中、高危患者使用华法林实际情况。结果:共入选2 45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716例(70.0%)患者CHADS2评分≥2分,其中服用华法林的有565例(32.92%);2 113例(86.1%)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其中服用华法林的有569例(26.93%)。结论:临床实践中,心房颤动中、高危患者华法林使用率严重不足。 顾剑云 陈治松 徐文俊关键词:心房颤动 口服抗凝药物 华法林 快速心房起搏对窦房结功能及HCN4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快速心房起搏对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窦房结组织中HCN4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开胸将临时起搏电极缝于右心房,实验组以350次/min的频... 陈治松 于泓 顾剑云 蒋金法 徐文俊疫情下诊断学综合课程全程线上教学初探 被引量:3 2020年 当前,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3]。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2年起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至今已8年。诊断学综合课程是将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有机整合后形成的新课程。教学时间由1个学期调整为3个学期(第5—7学期)[4]。 宋浩明 刘琦 褚旭霞 陈治松 严文文关键词:疫情 线上教学 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于我院行肺静脉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550 ms],共3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心率,测定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SDNN,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食管调搏的方法测定CSNRT,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心率均有明显上升(P<0.05);术后6个月测定CSNRT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的rMSSD、SDNN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肺静脉隔离术后,窦房结功能明显恢复,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减弱。 熊丹群 陈治松 徐文俊 顾剑云 胡朝晖 方宏关键词:肺静脉隔离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窦房结功能 心率变异性 快速心房起搏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开胸将临时起搏电极缝于右房,实验组以350次/分的频率进行快速心房起搏,每天8 h,连续7 d;于起搏第1,3,7 d测试静息心率、固有心率及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并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取出窦房结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HCN4及RyR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快速心房起搏后7 d,实验组静息心率、固有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219.71±3.59次/分vs 272.14±9.44次/分,202.00±4.76次/分vs 224.57±4.50次/分,P均<0.05);CSNR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6.00±3.56 ms vs 73.43±4.62 ms,P<0.05);HCN4及RyR2 mRNA表达明显减弱(0.37±0.04 vs 0.65±0.05,0.49±0.09 vs 0.84±0.06,P均<0.05)。结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HCN4及RyR2表达的减弱。 陈治松 于泓 顾剑云 蒋金法 徐文俊关键词:电生理学 快速心房起搏 窦房结功能障碍 窄QRS波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被引量:3 2011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伴QRS波时限延长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伴窄QRS波心衰患者能否获益尚无定论。虽然多数临床试验表明,窄QRS心衰伴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在CRT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死亡率下降,但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组织多普勒技术可用于评价窄QRS波心衰患者的心室收缩同步性,对CRT患者选择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治松 徐文俊关键词:心力衰竭 QRS波时限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The Predictors and Prognosis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ackground]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AF)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The ... 徐文俊 熊丹群 陈治松中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度收缩性心力衰竭伴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11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0.30-0.50之间的心衰患者分为NSVT组(n=50)和无NSVT组(n=69),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心脏超声指标、临床生化指标、心电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SVT与上述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无NSVT组比较,NSVT组患糖尿病者比例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大、LVEF低,肌钙蛋白I(TnI)、B型脑钠肽(BNP)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化HGB)高,QRS波时限长(P均〈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TnI、糖化HGB及QRS波时限与NSVT发生呈独立正相关。结论对于中度收缩性心力衰竭伴发NSVT的患者,NSVT的发生与心功能状态、糖化HGB及QRS波时限相关。 陈治松 徐文俊 于泓 蒋金法 顾剑云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收缩性心力衰竭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6例N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口服抗凝药分为抗凝组214例和未抗凝组202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治疗的170例患者根据剂量是否符合欧洲心律协会指南推荐,分为标准剂量组25例与非标准剂量组145例,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抗凝治疗及NOAC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416例NVAF患者中男性245例,平均年龄(76.3±7.6)岁,CHA2DS2-VASc评分为(4.3±1.6)分,HAS-BLED评分为(1.9±0.9)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抗凝组相比,抗凝组NVAF患者卒中风险高危、收住心内科、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的比例更高(OR=2.87、1.01、1.83、1.80、3.27,P均<0.05)。与标准剂量组相比,非标准剂量组患者年龄≥75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比例更高(OR=0.08、0.97、P均<0.05)。结论:县级医院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明显不足,卒中风险高危、收住心内科、合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是提高抗凝治疗率的有利因素。年龄大于75岁、肾功能减低是使用NOAC非标准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 叶芸芸 陈治松 宋浩明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