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歌
- 作品数:41 被引量:3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鄂尔多斯典型煤矿不同功能区水化学与微生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响应被引量:7
- 2023年
- 为探究煤矿井下不同功能区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响应,以鄂尔多斯某矿为研究对象,在涉及矿井水的来源、形成、汇集和排放全过程的6个功能区中采集了24份水样,进行水化学组分检测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序列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矿井水的水化学类型继承了其直接充水水源,均为高矿化度的SO_(4)Na型,而特征污染物SO_(4)^(2-)在煤巷和地表水池中浓度最高。不同功能区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属水平上检出的优势菌属包括能氧化硫化物的发硫菌属和硫氧化菌属,以及可降解有机物的新鞘氨醇杆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等在煤巷、采空区中分布较高;好氧的Uliginosibacterium和具有极强吸附力且能降解有机物的不动杆菌属在岩巷中丰度最高;与氮循环有关的噬氢菌属和红细菌属在水仓和地表水中分布较高。微生物群落与水化学过程响应灵敏且关系密切;井工煤矿微生物群落分布不仅与C、N、Ca、Mg等营养元素相关,还与Fe、COD和SO_(4)^(2-)等氧化还原敏感物质密切相关。煤巷和采空区是地下水污染防控的关键区域;开采扰动后,煤中伴生的低价硫化物在化学氧化和硫氧化菌的催化氧化作用下生成大量SO_(4)^(2-);然而,当工作面停采半年到3年后,在物理或化学吸附、沉淀作用(前期占主导),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作用下(后期占主导),SO_(4)^(2-)降低了15%~34%,这说明采空区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综上所述,研究成果可为矿井水污染防控的工程应用提供以下理论支撑:一方面可通过通氮气保持工作面的厌氧条件,从源头上减少SO_(4)^(2-)的生成;另一方面可以筛选、培养硫酸盐还原菌和有机物降解菌,制作成生物材料投加到井下进行原位地下水污染修复。
- 张莉徐智敏孙亚军孙亚军陈歌高雅婷陈歌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井水
- 一种基于移动大井法原理的动态计算矿井涌水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大井法原理的动态计算矿井涌水量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统计整合回采工作面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S2、以垮落步距为单元概化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移动大井”;S3、利用稳定流公式计算第一...
- 徐智敏 陈天赐孙亚军陈歌张莉 赵先鸣 袁慧卿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微观周期性孔隙结构模型获取胶体沉积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观周期性孔隙结构模型获取胶体沉积率的方法,根据实际多孔介质特性确定周期性孔隙结构模型尺寸,根据孔隙率和流量对模型尺寸进行修正;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获取孔隙内流场和介质壁面距离场;基于拉格朗日粒子追踪...
- 熊小锋杨志兵陈歌张莉徐智敏孙亚军
- 一种露天矿矿坑水回注保水采煤技术与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矿坑水回注保水采煤技术与优化方法,首先掌握详细的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矿坑水资源调用情况;基于疏排水管理优化模型确定矿坑水可用于回注的最大量;建立三维矿坑疏排水模型,结合阻水帷幕设计回注井位置和回注量;...
- 熊小锋徐智敏陈歌张莉 陈天赐 万飞 朱宇豪 逯梓晗
- 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露天矿区四水资源联合调配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露天矿区四水资源联合调配方法,包括:预测目标推测时段内各类型水源持续产生的供水量总和;预测目标推测时段内需水量总和;构建目标露天矿区多种水源联合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模型;求解目标露天矿区多种水...
- 徐智敏朱宇豪逯梓晗熊小锋陈歌张莉陈天赐万飞
- 基于轴对称收缩管模型获取单孔隙内胶体沉积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对称收缩管模型获取单孔隙内胶体沉积率的方法,具体为:根据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及介质颗粒粒径确定单孔隙收缩管模型的几何尺寸;计算介质壁面距离场,引入胶体接近介质壁面时的水动力延迟效应,对胶体所受曳力和布朗...
- 熊小锋杨志兵陈维孝陈歌张莉徐智敏孙亚军
- 基于洞-缝-孔-基质多重介质的矿井底板灰岩含水层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洞‑缝‑孔‑基质多重介质的矿井底板灰岩含水层识别方法,具体为:1、将矿井底板灰岩含水层划分为七类多重介质,2、确定大型溶洞介质模型,3、基于大型溶洞介质模型获取小型溶洞介质模型,4、确定溶蚀孔洞介质模型,...
- 陈歌孙亚军隋旺华徐智敏张莉李鑫袁慧卿
- 基于轴对称收缩管模型获取单孔隙内胶体沉积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对称收缩管模型获取单孔隙内胶体沉积率的方法,具体为:根据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及介质颗粒粒径确定单孔隙收缩管模型的几何尺寸;计算介质壁面距离场,引入胶体接近介质壁面时的水动力延迟效应,对胶体所受曳力和布朗...
- 熊小锋 杨志兵 陈维孝陈歌张莉徐智敏孙亚军
- 鄂尔多斯盆地煤-水协调开采下矿区水资源异位回灌-存储技术思路被引量:14
- 2022年
-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不断增大,为缓解矿井水深度处理成本持续增加、矿井水难以较大规模处理等问题,立足于煤-水协调开采、保水采煤等科学理念,提出在研究区内开展矿井水深井回灌试验性研究。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开采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矛盾问题,包括矿井水害防治、区域水资源保持、矿区生态环境保护3者间的关系;结合对研究区38座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的调研统计,阐明了煤-水协调开采下的矿井水处理的瓶颈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常规离子超标占比68.4%,铁、锰超标占比20%,且高盐高氟,导致矿井水处理无法同时满足较低成本、大规模的需求。提出了煤矿区“三减一治”的水资源异位回灌保水技术思路,包括充水含水层水资源异位回灌、采空水异位回灌、露天矿坑水异位回灌及含特殊组分矿井水异位回灌,并对其试验性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定性比较。然后,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矿超深回灌存储的工程案例,总结得出了超深存储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框架、技术内容、技术难点,建成了研究区高矿化度矿井水超深回灌-存储的示范工程。基于对全国87座煤矿TDS和133座煤矿pH的统计分析,提出将弱酸弱碱(44%)、高矿化度矿井水(69%)进行超深回灌存储,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浪费及对煤矿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矿井水治理成本,指出矿井水深井回灌在华北区甚至全国煤矿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孙亚军李鑫李鑫徐智敏徐智敏刘琪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高矿化度矿井水
- 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被引量:10
- 2023年
- 煤矿开采过程必然引起区域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甚至诱发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研究并揭示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机制及其关键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是定量刻画煤矿区地下水污染问题及开展相应控制与修复工作的前提。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矿区某煤矿的采空区为地质背景,阐明了其积水形成的水动力场演化过程与机制,根据水动力场流动路径的差异将其分为采空区水位回升阶段和蓄满水量交换阶段;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采空区水质形成及演化的以水动力场为主要驱动力,水化学场、微生物场等多场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建立了基于顶板导水裂隙带不同垂高空隙反演的分层渗透系数定量计算模型,为开采扰动后采空区积水水位回升及蓄满后水量交换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室内三维箱式模拟试验的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渗透系数K和采空区水位回升高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实测误差分别约为13.2%和22.5%,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在煤矿采空区水动力场以及水动力场影响下的水化学场、微生物场的控制方程的基础上,明晰了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水动力场主导下的多场耦合作用本构模型,为进一步探究水动力场耦合驱动下的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规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构建提供启示。该研究补充和扩展了煤矿矿井水污染防治理论。
- 孙亚军赵先鸣徐智敏徐智敏陈歌冯琳陈歌陈天赐袁慧卿李鑫郭娟张健刘嘉欣熊小锋
- 关键词:采空区水动力场多场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