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朝

作品数:46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抑郁
  • 8篇中药
  • 8篇口服
  • 8篇口服液
  • 8篇病毒
  • 7篇细胞
  • 7篇利咽
  • 7篇利咽口服液
  • 7篇克感利咽口服...
  • 6篇小鼠
  • 5篇血管
  • 5篇药理
  • 5篇流感
  • 5篇流感病毒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血管性抑郁
  • 4篇血管性抑郁症
  • 4篇抑郁症
  • 4篇前列腺

机构

  • 4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6篇陈朝
  • 29篇王彦云
  • 27篇李多娇
  • 21篇郑军
  • 15篇黄世敬
  • 13篇潘菊华
  • 12篇顾丽贞
  • 11篇万素君
  • 9篇张颖
  • 8篇陈宇霞
  • 6篇吴志奎
  • 5篇段绍瑾
  • 5篇陈双厚
  • 5篇刘如秀
  • 4篇姜葆华
  • 4篇黄霞珍
  • 4篇陈淑珍
  • 3篇王阶
  • 3篇王勒瑜
  • 3篇刘风云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天津中医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阳复脉方剂的药理作用
通阳复脉为中医药复方制剂,是本院著名老中医刘志明多年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及缓慢心律失常的有效验方.具有通阳复脉、益气养血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阳虚血虚)患者.此方剂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对缓慢性心律失常...
郑军万素君陈朝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缓慢心律失常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开心解郁方对血管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旨在从细胞因子探讨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机理,为培元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70只SD大鼠分为:(1)假手术组(2)模型组(3)中药组(大、中、小剂量)(4)西药组.其中中...
马丽陈朝谭赛张永超黄世敬王彦云潘菊华张颖郑军李多娇
关键词:血管性抑郁症炎症细胞因子血管活性因子
文献传递
分三阶段试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病机转化被引量:4
2021年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脑动脉硬化、血管性抑郁、血管性痴呆等患者脑部的主要病理改变。缺血性脑白质病与气、血、痰、瘀、毒等病理因素有关,病属本虚标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其病机过程从轻到重主要分为郁虚神伤、痰瘀滞络、毒损脑络三个阶段。该病机具有气滞为先,痰浊为渐,瘀血为著,毒邪为损的动态演变规律,推动疾病从情志病逐步发展到器质性疾病,呈现螺旋式进展。缺血性脑白质病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病程绵延、久治难愈,后期危害较大。该病应着眼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不同阶段针对具体病机过程进行分阶段治疗,将治疗重点放在早中期阶段,该文病机转化过程的梳理为之提供了理论基础。
潘菊华王彦云刘起华李多娇陈朝黄世敬
关键词:病机毒损脑络
复方参果口服液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发生机理的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从晶体蛋白的修饰入手,研究了Wistar大鼠晶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老年白内障形成的关系,并对复方参果口服液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机理和药物防治老年性白内障、延缓衰老的整体效应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istar大鼠晶体、晶体核的重量、晶体蛋白α、β大分子组分及晶体蛋白糖苷化水平,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晶体皮层与核的重量比、晶体蛋白γ小分子组分与晶体蛋白SOD活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龄大鼠经复方参果口服液治疗后(从18月龄给药至24月龄),使老龄大鼠晶体蛋白糖苷化水平明显降低,使肝组织SOD活性显著提高,能明显降低给药组老龄大鼠白内障发生率。整体研究结果表明:复方参果口服液能促进老龄大鼠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代谢,提高DNA核酸含量,明显提高DNA聚合酶α活力,能显著降低老龄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硷含量,抗中枢神经系统老化,改善脂类代谢,降低胆固醇,减少尾部老年斑块的形成。这些整体效应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晶体蛋白的修饰及糖苷化作用水平呈规律性的相互印证,即这些变化有利于机体生命活力的提高,延缓衰老,减少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吴志奎崔京华刘凤云陈双厚姜葆华黄霞珍陈朝邱长春刘裕冷守忠
关键词:白内障晶体蛋白药理
保济口服液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济口服液对动物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碳粒法研究保济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采用幽门结扎法对大鼠进行胃液分析;采用番泻叶致泻模型观察药物的止泻作用。结果保济口服液能能显著抑制小鼠小肠推进;可抑制大鼠...
李多娇王彦云万素君郑军陈朝
关键词:胃肠功能
文献传递
滋阴与补阳中药对阉割公鸡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1992年
滋补肾阴与温补肾阳的中药复方对阉割公鸡的性征发育都有良性作用。而对一些主要指标的观察表明滋补肾阴的作用更为明显和持久,激素水平的测定显示两者无明显差异,而对外周血液指标的测定则显示滋补肾阴明显为优。
吴志奎李承军陈双厚刘风云陈玉英刘瑞华黄霞珍陈朝吴恒邱长春
关键词:性机能障碍
前列炎消对消痔灵所致非细菌性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亦属疑难疾病,病因复杂,症状杂多,病程延绵,医治困难。本研究观察前列炎消颗粒对消痔灵所致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Wistar...
顾丽贞王彦云李多娇陈朝王勒瑜
关键词:非细菌性消痔灵
文献传递
中国神方补肾生血药抗衰老分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就补肾生血药作用的分子基础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补肾生血药能明显提高老龄大鼠DNA合成代谢水平,提高骨髓有核细胞内DNA、核酸含量,明显提高DNA聚合酶活力。
崔京华吴志奎陈双厚姜葆华刘凤云黄霞珍陈朝何忠效危巍
关键词:补肾抗衰老DNA甲基化酶骨髓有核细胞鼠肝DNA合成
中药不同配伍干预缺血性心肌重塑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中药饮片配伍与有效组分配伍抗缺血性心肌重塑的优劣及机制。方法:用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性心肌重塑动物模型,采用临床有效方剂银丹胶囊的饮片水煎浓缩液及相应药材提取的有效组分配伍作为干预药物,在冠脉结扎...
王阶郭丽丽郑军潘菊华王彦云陈朝李多娇
关键词:饮片配伍
文献传递
基于慢性缺血应激建立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旨在建立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LBCCA);2假手术组:同手术组处理,但不结扎;3抑郁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不进行手术;4模型组: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连续观察21 d,观测大鼠体质量变化、行为学改变、脑血流量变化以及大鼠大脑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B,Trk 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抑郁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百分率、旷场试验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MMP-2及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内BDNF/Trk B及BDNF/Trk B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抑郁核心症状快感缺乏、运动和探索能下降的行为特征和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稳态失衡的病理机制,是较为理想的血管性抑郁模型,可用于药理实验及治疗效果机制研究。
谭赛雷小明王彦云潘菊华张颖黄世敬张永超郑军陈朝陈宇霞李多娇
关键词: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神经血管单元酪氨酸激酶受体B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