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敏

作品数:65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艺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媒介
  • 11篇新闻
  • 8篇电视
  • 8篇文化
  • 6篇大众
  • 6篇网络
  • 4篇当下
  • 4篇叙事
  • 4篇媒体
  • 4篇公共
  • 4篇传媒
  • 3篇大众传媒
  • 3篇新闻学
  • 3篇仪式
  • 3篇社会
  • 3篇节目
  • 3篇高校
  • 2篇大众文化
  • 2篇地方电视
  • 2篇地域文化

机构

  • 61篇吉首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2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戏曲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人民网

作者

  • 63篇陈文敏
  • 2篇董天策
  • 2篇林克勤
  • 1篇王尧
  • 1篇欧阳宏生
  • 1篇禹建湘
  • 1篇王志清
  • 1篇徐晓红
  • 1篇彭广林
  • 1篇粟龙梅
  • 1篇李端生
  • 1篇刘扬

传媒

  • 6篇吉首大学学报...
  • 3篇当代传播
  • 3篇民族论坛
  • 3篇传媒观察
  • 2篇编辑之友
  • 2篇新闻界
  • 2篇湖南大众传媒...
  • 2篇惠州学院学报
  • 2篇现代传播(中...
  • 2篇东南传播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声屏世界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新闻大学
  • 1篇高校图书馆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信文化与传播诉求被引量:2
2004年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 ,传播方式开始多元化。“拇指文化”开始由时尚迈向主流 ,由边缘走向中心。收发手机短信息成为现代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和新的交往方式 ,从而出现独特的“短信文化” ,并掀起一场文明的革命。
陈文敏
关键词:短信文化人本主义民间文化信息道德
论大众传播与审美泛化被引量:5
2007年
审美泛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现实的症候,本文通过对大众传播审美泛化倾向及成因解析,考量媒介美育活动中的当下作为。
陈文敏
关键词:大众传播审美泛化视像
数字交往中的“污名感”:网络秽语的体认传播论被引量:1
2017年
网络秽语是交际网语中一种小众而极端的网络方言。为适应新场景的传播-认知语境,网络秽语有其特定的语言变异与修订意图,并日渐呈现出公共化、动态化、可视化的传播特征。网络秽语以男权话语的羞辱故意,经由认知心理的联想机制,使交往对方产生"污名化"的身份降维之感,并因网络围观产生污名泛化之效。一些网络秽语更有反语言、反社会的对抗意指,对传统会话原则、公共交往理性产生重大妨害,加剧社会疏离并弱化政治认同,话语背后有深刻的权力关系。加大社会符号中的秽语规避研究,是边缘文化引导,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维。
陈文敏
电视综艺节目身体泛化浅论被引量:2
2008年
在电视综艺节目纷繁复杂的图景中,"身体"是最引人注目的视像之一。身体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成为具有批判价值的符号。电视综艺节目的身体泛化给电视媒介带来价值引导、审美教育等方面的误区,如何展示身体而又超越身体,值得仔细考量与探究。
陈文敏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
纵身一跃的深情 万劫不朽的赤诚——大型民族舞剧《马桑树下》的文化意蕴
2018年
对大型民族舞剧《马桑树下》这一作品的主题文化意蕴的分析,开掘。主要从其戏剧设置与悲剧情感,符号叙事与审美意义方面讨论。
陈文敏
关键词:民族舞剧悲剧审美
地方性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路径被引量:10
2015年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与"网络与新媒体"有关的高端人才成为市场急需,国内名牌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处在办学成长期,地方性大学的这一专业更处在专业初始期、试错期。厘清地方性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办学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路径,减少办学盲目性,能优化办学效果,提升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陈文敏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当下转型说起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当下转型以及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如何进行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
陈文敏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介融合
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及其意义
2008年
关于新闻价值主体的构成与认定这一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此存在一个理论缺陷,即完全忽略了把社会共同体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直影响着新闻业务的变革和新闻理论的创新。从哲学和新闻学理论分析得知,新闻价值除了拥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之外,它还存在第三个价值主体——社会。它既不从属于传播主体,也不从属于接受主体,而是一个与前二者相平行且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这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一方面可以直接促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价值深化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把新闻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力量,突显新闻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新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可以为新闻社会学和发展新闻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彭广林陈文敏
关键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
电视仪典与深度游戏——英伦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在跨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输出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夏天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展演作为一场"深度游戏",因其美学风格、仪式化形态迥异于历届奥运仪典,使得这场有关"竞赛、加冕、征服"的重要媒介事件成为一次"有意味的形式",尤其在对电视仪典的总体架构、仪式话语以及仪式功能指向等维度,留下了较大的学术批评空间,更有值得追索的深层文化背景,在电视仪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层面也可资中国媒体业扬弃借鉴。
陈文敏
关键词:伦敦奥运会媒介文化
电视“成人礼”仪式及其文化表意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作为过渡礼仪重要部分的"成人礼",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通过仪式,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群落中,但在历史更迭中多有失落,现代成人礼的重建过程体现了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湖南卫视于2009年以来,率先探索"电视成人礼",以期实现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电视成人礼的意义生产也为趋于同质化的电视文艺开辟了新的突围路向,凸显出隐性德育、身份赋权、国家在社会中、社会整合等系列命题,体现了电视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也提供了透视国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途径与媒介样本。
陈文敏董天策
关键词:媒介文化过渡礼仪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