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峥
- 作品数:23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种化疗方案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NP组(长春瑞滨+顺铂)、GP组(吉西他滨+顺铂)、PP组(紫杉醇+顺铂)、D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长春瑞滨25mg/m2,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d使用,紫杉醇135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分为第1、8d使用,顺铂60mg/m2,分3d使用。21d为1个周期。[结果]NP组有效率(CR+PR)为39.4%,GP组为32.1%,PP组为36.8%,DP组为38.5%,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曾经使用过NP、GP、PP化疗的患者,DP方案还有33.3%的有效率。4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但各组有其特殊毒副反应,NP组表现为周围静脉炎,GP组为皮疹,PP组及DP组为关节肌肉酸痛。[结论]4种化疗方案疗效是相近的,应根据毒副反应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化疗方案。
- 崔同建刘振华陈峥张桂枫
- 关键词:吉西他滨紫杉醇
- 晚期结直肠癌的中医病位证素与外周血p53、nm23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处于第三位,而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致癌过程.国内外学者对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研究相对不多.故本研究采用证素辨证积分的方法,从外周血p53、nm23基因的客观指标角度探讨晚期结直肠癌病位证素可能存在的病理基础。
- 崔同建陈香莲焦军全蒋云林戴永美张桂枫陈峥
-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中医证素P53NM23
- 复发转移大肠癌血瘀证与外周血PTEN、CD_(44)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索复发、转移大肠癌血瘀证与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复发、转移大肠癌患者进行证素辨证,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结果①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②血瘀组的外周血PTEN基因表达显著低于非血瘀组(P<0.05),CD44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血瘀组(P<0.05)。③各血瘀级别的证素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外周血PTEN、CD44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复发、转移大肠癌血瘀证患者与外周血PTEN、CD44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各血瘀级别的证素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 崔同建陈香莲蒋云林戴永美张桂枫陈峥郑建萍
- 关键词:大肠癌血瘀证证素PTENCD44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瘤2例
- 2010年
- 张桂枫陈静波陈峥刘振华崔同建
-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免疫组织化学
- 晚期大肠癌的病性证素与外周血p53、nm23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索晚期大肠癌常见病性证素及其与外周血p53、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12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病性证素辨证,检测其中9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外周血p53、nm23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病种常见病性证素与外周血p53、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①气虚、血虚、湿、热为其主要的病性特征,阳虚、阴虚、血瘀、痰、气滞也较为多见。②血瘀证素组的外周血p5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实证证素组(P<0.05),而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实证证素组(P<0.05);阳虚、阴虚证素组的外周血p5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虚证素组(P<0.05),而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气虚、血虚证素组(P<0.05)。结论气虚、血虚、湿、热为晚期大肠癌主要的病性特征;血瘀、阳虚、阴虚各证素组与外周血p53、nm23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上存在有明显的差异。
- 崔同建陈香莲蒋云林戴永美张桂枫陈峥郑建萍
- 关键词:大肠癌病性证素P53NM23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治疗45例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晚期胃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病例资料均采用随机抽查方法,其中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紫杉醇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治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治疗,均治疗2个周期,采用UICC实体瘤通用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采用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估临床毒副反应,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7/45)、57.78%(2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4,P<0.01)。观察组关节痛、肌肉痛、面色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86、31.186、61.128,P均<0.01)。结论:紫杉醇脂质体、替加氟、亚叶酸钙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一种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德育崔同建刘振华戴永美郑建萍陈峥张桂枫
- 关键词:晚期胃癌紫杉醇脂质体替加氟亚叶酸钙副作用
- 厄洛替尼联合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1例未接受过全身化疗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无CR、PR病例,7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63.6%,临床获益率27.3%。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81.8%(9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均有出现。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18.2%(2例)、3~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36.4%(4例)、无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皮疹发生率为36.4%(4例),均为1~2度皮疹,2例出现1度腹泻,1例出现2度腹泻,4例出现1~2度转氨酶升高。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皮疹。
- 戴永美刘振华陈峥张桂枫陈静波郑建萍崔同建
- 关键词:转移性胰腺癌厄洛替尼吉西他滨疗效
- 美罗华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侵袭性B细胞NHL患者治疗情况,其中39例为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39例为对照组采用CHOP化疗方案,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R率和有效率(CR+PR)率分别为79.49%和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和64.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美罗华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是目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一种较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德育刘振华陈峥陈静波郑建萍戴永美崔同建
- 关键词:美罗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 常规及加量剂量的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1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菲尼常规剂量及加量后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我科从2007年3月~2011年11月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17例晚期肾癌患者(mRCC),观察常规剂量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常规剂量多吉美治疗第一次进展的病人,加量至600mg,bid应用后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再次进展后再次加量至800mg,bid后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该组患者常规剂量多吉美治疗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0个月,加量至600mg,bid后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25个月。结论:索拉菲尼对转移性肾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常规剂量进展的病人,加量应用后大部分患者仍获得较长的无疾病进展时间,提示加量治疗后可能仍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 郑建萍刘振华陈峥张桂枫陈静波李德育崔同建
- 关键词:转移性肾癌索拉非尼疗效加量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OXA)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胰腺癌26例,应用GEM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一天,第八天;OXA100mg.m-2,静脉滴注2h,第一天。2ld为1个周期,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按照RECIST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6例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达30.8%,CBR改善为65.4%,中位TTP为3.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6.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提示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是一个有效、毒性较低的方案,作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陈峥
- 关键词: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晚期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