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断流术后影响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因素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1 300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PVT形成情况,并对术后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术后PVT发生率为30.15%(392/1 300);PVT形成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D-二聚体、脾脏大小、是否抗凝治疗等因素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关(均P>0.05)。结论:年龄、肝脏功能、门静脉压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糖尿病、巨脾等是脾切断流术后PVT形成的影响因素;应用抗凝治疗可降低术后PVT的发生率。
- 陈小刚张培瑞李志伟齐瑞兆余灵祥张绍庚
-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脾切除术
- 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9月对福州总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6例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脾明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的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患者行手助腹腔镜行改良Sugiura术治疗。结果 6例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3.2 min,平均出血量236.8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7天。术后随访时间2~54个月,平均随访15.8个月,均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结论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治疗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脾明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的IPH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佳张绍庚魏炜明唐荣乐羿陈小刚
- 关键词: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检查改良SUGIURA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野战条件下闭合性肝损伤救治新策略——腹腔镜探查联合射频辅助止血的应用研究
- 【目的】 1、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固化止血治疗在肝外伤救治中的应用,有望得出一种可应用于临床和战时的安全、有效、简便、易于推广的肝外伤止血治疗手段。从而实现在伤情的早期判断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
- 陈小刚
- 关键词:野战条件腹腔镜肝外伤射频消融闭合性肝损伤止血治疗
- 文献传递
-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自2006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7例I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6例诊断为IPH,1例误诊为隐源性肝硬化;后均经病理证实为IPH。7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2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远端脾肾分流术,1例行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3年,仅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术后1月出现黑便,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彩超对IPH的诊断有较高提示作用,但确诊均需病理证实;手术治疗IPH效果确切,对于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及巨脾的IPH患者,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 刘佳张绍庚魏炜明唐荣乐羿陈小刚
- 关键词: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海绵样变腹腔镜检查改良SUGIURA术